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吉丁虫

吉丁虫

药材名称吉丁虫

拼音Jí Dīnɡ Chónɡ

英文名Japanese Worm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吉丁虫科动物日本吉丁虫的全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lcophora japonica(Gory).

采收和储藏:夏季捕捉,捕后浸于75%的乙醇中每100ml浸15只,浸液半月后可用。

原形态日本吉丁虫,全体黑色,有铜色条纹,体长约36mm。头呈三角形,头顶中央有一深沟,两侧有不规则的金黄色刻点,并有不规则的直沟,沟内有淡黄色短毛。复眼褐色,卵圆形。触角黑褐色,栉齿状,11节。前胸背几成方形,但前方略狭。胸背上有许多金黄色刻点或由金黄色刻点组成的不规则的纵线。鞘翅黑色,鞘翅上有5条光滑之纵行隆起线,鞘翅外缘后端呈锯齿状。腹部第1节和第2节愈合不能动。虫体腹面黄褐色,有光泽。前胸腹面中央有一宽的纵沟。前缘有淡黄色短毛。腹面及足均密布金黄色刻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丛林中。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南北各地。

炮制捕捉后浸于75%酒精中,每100ml浸15只,半月后浸液可用。

性味苦;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主疥癣;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浸酒涂搽。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祛风、杀虫、止痒的功能。主治疥癣、皮肤瘙痒、风疹斑块等,外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猴樟

    《中药大辞典》:猴樟药材名称猴樟拼音Hóu Zhānɡ别名香树、楠木、猴挟木、香樟(《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牛筋条、牛荆树(《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根皮或茎皮

  • 万丈深茎叶

    《中药大辞典》:万丈深茎叶药材名称万丈深茎叶拼音Wàn Zhànɡ Shēn Jīnɡ Y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万丈深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丝棉木叶

    药材名称丝棉木叶拼音Sī Mián M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丝棉木Euonymus maackii Rupr.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maackii Rupr.[E.b

  • 土丹参

    药材名称土丹参拼音Tǔ Dān Sh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荞麦地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kiaometiensis Lev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杂质,晒干。

  • 云豹骨

    药材名称云豹骨拼音Yún Bào Gǔ别名云豹、荷叶豹、龟纹豹来源食肉目猫科云豹Neofelis nebulosa Griffith,以骨骼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南方各省区。性味甘、辛

  • 新疆一支蒿

    药材名称新疆一支蒿别名一支蒿[新疆]来源菊科艾属植物岩蒿Artemisia rupestr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晒干。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胃痛,胃胀,痛经;外用治痔疮出血

  • 红蒿枝

    《中药大辞典》:红蒿枝药材名称红蒿枝拼音Hónɡ Hāo Zhī别名小红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直

  • 苏黄耆

    药材名称苏黄耆拼音Sū Huánɡ Qí别名土黄芪、献干粮、狗干粮(《陕西中草药》)。出处《江苏植药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圆叶锦葵的根。春、秋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深

  • 《中药大辞典》:鸽药材名称鸽拼音Gē别名鹁鸽(《食疗本草》),飞奴(《开元天宝遗事》)。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鸠鸽科动物原鸽、家鸽或岩鸽的肉或全体。原形态①原鸽,又名:野鸽(《本草图经》)。体长约30

  • 曼陀罗根

    《中药大辞典》:曼陀罗根药材名称曼陀罗根拼音Màn Tuó Luó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等的根。化学成分白曼陀罗根含总生物碱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