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蛩虫

山蛩虫

药材名称山蛩虫

拼音Shān Qiónɡ Chónɡ

别名百脚陆,千脚虫;篦子虫、锅耳朵、大草鞋虫、百节虫、闷棒虫、空筒筒虫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蛩科动物燕山蛩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robolus bungii Brandt

采收和储藏:夏季捕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燕山蛩,体长圆形,长约120mm,宽约7mm,全体由多数环节组成,从颈板到肛节约有体节54个,触角1对,长约5mm,其基部两侧各有50个单眼集结排成三角状,似复眼。第1节无步肢,第2-4节各有步肢1对,自第5节起至肛节,每节有步肢2对,各步肢6节,末端具爪,生殖肢由第7节步肢变成。自第6背板各各体节的两侧有臭腺孔。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息于阴湿地区。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多呈半环状,全长5-6mm,直径5-6mm。全体黑褐色,具50余个环节,每个环节具一棕色环,步肢多脱落。体轻,质脆,易断,断面中空。气微,味淡,有毒。

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燕山蛩醚提取物0.15-0.50g/kg、醇提取物1.2-1.3g/kg、醇醚提取物0.2g/kg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12-14d,对小鼠实体型宫颈癌生长有显着抑制作用。醇醚提取物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也有较显着抑制作用。三种提取物还显着抑制小鼠腹水型宫颈癌、腹水型肉瘤S180、艾围腹水瘤生长。醇醚提取物的作用在0.05-0.2g/kg剂量范围内,随剂量增加而增强。0.2g/kg剂量甚至可以完全阻断腹水型宫颈癌形成,还显着延长小鼠生存时间。

燕山蛩醇醚提取物0.2ml给腹水型宫颈癌小鼠腹腔注射1次,1小时内即可引起癌细胞膜改变,造成细胞核裂解和细胞崩鼠、溶解,还能显着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这种作用以给药后2小为最强,持续6小时以上。

2.毒性,燕山蛩醇醚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733+/-0.156g/kg。小鼠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发现给药组动物肝脏枯氏细胞肿胀,肝窦扩张,肝细胞略呈萎缩状态,萎缩程度随剂量增大而稍重,其余指标、血象等均正常。犬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心、肝、肾等脏器均未见病理改变。

性味味辛;性温;大毒

功能主治破瘕积聚;解毒肿。主瘕积聚;胁下痞满;无名肿毒;瘰疬;亚疮;疬风;白秃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g。外用:适量,研末撒,浸酒搽,捣烂或熬膏敷贴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婆罗门皂荚

    《中药大辞典》:婆罗门皂荚药材名称婆罗门皂荚拼音Pó Luó Mén Zào Jiá别名忽野檐默、阿梨去伐、波斯皂荚(《酉阳杂俎》),阿勒勃(《本草拾

  • 刺果苏木

    药材名称刺果苏木拼音Cì Guǒ Sū Mù别名忙果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果苏木的叶。夏季采集,晒干。原形态藤状灌木,全株有

  • 倒吊笔叶

    《中药大辞典》:倒吊笔叶药材名称倒吊笔叶拼音Dǎo Diào Bǐ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的叶。全年可采。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quo

  • 大种半边莲

    药材名称大种半边莲拼音Dà Zhǒnɡ Bàn Biān Lián别名大半边莲、野靛、穿耳草、偏杆草、江南大将军、白苋菜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江南山梗菜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beli

  • 戟叶石苇

    药材名称戟叶石苇拼音Jǐ Yè Shí Wěi别名渣贝筝瓦(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戟叶石苇的全草。孢子囊群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刷去黄毛,切段,晒干。原

  • 白草莓

    《中药大辞典》:白草莓药材名称白草莓拼音Bái Cǎo Méi别名三匹风、野杨莓、草莓(《西藏常用中草药》),白泡儿、白藨、白蒲草(《云南中草药选》),只大萨曾(藏名)。出处《云南

  • 桃树根、茎、树皮

    药材名称桃树根、茎、树皮拼音Táo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的根、茎和树皮。随时可采,晒干备用。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截疟,杀虫。用于风

  • 苏土藁本

    药材名称苏土藁本拼音Sū Tǔ Gǎo Běn别名山藁本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泽芹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um suaue Walter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

  • 鳝鱼血

    《中药大辞典》:鳝鱼血药材名称鳝鱼血拼音Shàn Yú Xu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的血。性味①《本草汇言》:"味咸甘,气平,无毒。"②《

  • 癣草

    药材名称癣草别名珠子草、水茎、豌豆仁草来源大戟科癣草Euphorbia peplu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性味苦,寒。有毒。功能主治杀虫,解毒。主治癣疮。用法用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