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慈竹根

慈竹根

《中药大辞典》:慈竹根

药材名称慈竹根

拼音Cí Zhú Gēn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根茎

性味下乳。

功能主治内服:炖肉或煎汤,鲜者1~4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慈竹根

药材名称慈竹根

拼音Cí Zhú Gēn

英文名rhizome of Omei Mountain Bamboo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Sinocalmus affinis(Rendle)McClur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慈竹植株呈乔木状。高5-10m,梢端细长作弧形或下垂,全竿共30节左右;节间圆筒形,长15-30(-60)cm,径3-6cm,表面贴生灰白色或褐色疣基小刺毛;竿环平坦;箨环明显;箨鞘革质,背部密被白色短柔毛和棕黑色刺毛,鞘口宽广而下凹,略呈“山”字形,箨耳无;箨舌呈流苏状,连同繸毛高约1cm许;箨片两面均被白色小刺毛,具多脉。竿每节约有20条以上的分枝,呈半轮生状簇聚,水平伸展,主枝稍显着,其下部节间长可10cm,径约5mm。末级小枝具数叶乃至多叶;叶鞘长4-8cm,无毛,具纵肋;叶舌截形,棕黑色,高1-1.5mm,上缘啮蚀状细裂;叶片窄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细柔毛,次脉5-10对;叶柄长2-3mm。花枝束生,常弯曲下垂,长20-60cm,节间长1.5-5.5cm;假小穗长达1.5cm;颖0-1,长约6-7mm;外稃宽卵形,具多脉,边缘生纤毛,内稃脊上有纤毛;鳞被3-4;雄蕊6;花柱具微毛,向上分裂为2-4羽毛状柱头。果实纺缍形,黄棕色,易与种子分离而为囊状果。笋期6-9月或自12月至翌年3月,花期多在7-9月,但可持续数月之久。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现多见于农家栽培房前屋后的平地或低丘陵。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各地。

功能主治下乳。主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60-120g;或炖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华南皂荚

    药材名称华南皂荚拼音Huá Nán Zào Jiá英文名South China Honeylocust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华南皂荚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di

  • 山菅兰

    药材名称山菅兰拼音Shān Jiān Lán别名老鼠砒、山猫儿、山大箭兰、山交剪、桔梗兰、绞剪草来源百合科山菅兰属植物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L.)DC.,以根入药。四

  • 石芫茜

    药材名称石芫茜拼音Shí Yuán Qià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厚叶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sinocrassifolia C.J.Chen[Pilea crassifol

  • 木瓜

    《中国药典》:木瓜药材名称木瓜拼音Mù Guā英文名FRUCTUS CHAENOMELIS别名贴梗海棠、铁脚梨、皱皮木瓜、宣木瓜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

  • 鸨油

    药材名称鸨油拼音Bǎo Yóu别名地鵏油、老鵏膏来源鹤形目鸨科大鸨Otis tarda L.,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我国东部地区的西部,冬迁我国北部。炮制冬至翌春猎捕,捕后去毛及内脏,煮肉,将

  • 双花堇菜

    药材名称双花堇菜拼音Shuānɡ Huā Jǐn Cài英文名all-grass of Twinflower Violet别名谷穗补、短距堇菜。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

  • 遍地金

    《全国中草药汇编》:遍地金药材名称遍地金拼音Biàn Dì Jīn别名小疳药、雀舌草、痧子草、青鱼胆、肝炎草、蚂蚁草来源金丝桃科遍地金Hypericum elodeoides Ch

  • 雪见草根

    药材名称雪见草根拼音Xuě Jiàn Cǎo Gēn别名朴地红根子(《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出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雪见草的根。4~6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荔枝

  • 矮脚枫叶

    药材名称矮脚枫叶拼音ǎi Jiǎo Fē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甘橿的叶。原形态红叶甘橿,又名:桂子树。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黄绿色。叶互生,卵圆形,长3~1

  • 广布柳叶菜

    药材名称广布柳叶菜拼音Guǎnɡ Bù Liǔ Yè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广布柳叶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lobium breuifolium D.Don subsp.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