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杉叶藻

杉叶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杉叶藻

药材名称杉叶藻

拼音Shān Yè Zǎo

别名秦扯[藏名]

来源杉叶藻科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至西北,西南及西藏。

性味微甘、苦,凉。

功能主治镇咳,舒肝,凉血止血,养阴生津,透骨蒸。主治高热烦渴,结核咳嗽,痨热骨蒸,两胁疼痛,肠胃炎等。茎、叶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配方用,2~4钱。茎、叶外用研末。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杉叶藻

药材名称杉叶藻

拼音Shān Yè Zǎo

别名当布噶日(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杉叶藻科植物杉叶藻全草。6~9月采收。

原形态水生草本,高10~60厘米,具根状茎,植株上部常露出水面。茎直立,不分枝。叶轮生,4~12片1轮,条形,不分裂,长1~1.8厘米,宽0.2厘米,略弯曲或伸直,生于水中的较长而脆。花小,通常两性,较少单性,无花梗,单生于叶腋;无花被;雄蕊1,生于子房上,略偏一侧:子房下位,椭圆状。核果椭圆形。

生境分部生于浅水或河旁水草地上。分布东北、两北、华北北部和西南。

性味苦,微甘,凉。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凉,苦。"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微甘,凉。"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肝、肾、胃三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生津养液。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镇咳,舒肝,清血热,透骨蒸。治肺结核咳嗽,两胁疼痛,痨热骨蒸。"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凉血止血,养阴生津,治高热烦渴,肠胃发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研末撒。

复方治外伤出血:杉叶藻茎叶,研末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岩松

    《中药大辞典》:岩松药材名称岩松拼音Yán Sōnɡ别名瓦松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黄花岩松或红花岩松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①黄花岩松多年生草本,高16~

  • 托里贝母

    药材名称托里贝母拼音Tuō Lǐ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Tortifoliae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托里贝母Fritillariatortifolia X. Z

  • 灵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灵香草药材名称灵香草拼音Línɡ Xiānɡ Cǎo别名零陵草、广零陵香、驱蛔虫草、满山香、熏衣草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

  • 山胡椒叶

    《中药大辞典》:山胡椒叶药材名称山胡椒叶拼音Shān Hú Jiāo Yè别名见风消(《分类草药性》),铁箍散、雷公树叶、黄渣叶、洗手叶(《陕西中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

  • 小毒芋

    药材名称小毒芋拼音Xiǎo Dú Yù别名香芋、团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泉七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udnera colocasiaefolia C. Kock [Conatanth

  • 姜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味草药材名称姜味草拼音Jiānɡ Wèi Cǎo别名小香草、小姜草、小香薷来源唇形科姜味草属植物姜味草Micromeria biflora Benth.的全草。春夏采收

  • 白蔹

    《中国药典》:白蔹药材名称白蔹拼音Bái Liǎn英文名RADIX AMPELOPSIS别名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来源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

  • 鸡冠苗

    《中药大辞典》:鸡冠苗药材名称鸡冠苗拼音Jī Guā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鸡冠花"条。性味《纲目》:"甘,凉,无

  • 羊屎果

    药材名称羊屎果拼音Yánɡ Shǐ Guǒ别名十年果、麻栗、山蒲桃、野冬青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乌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cunini (L.) Skeels [Myr

  • 豹子眼睛果

    药材名称豹子眼睛果拼音Bào Zi Yǎn Jinɡ Guǒ别名大罗伞、山豆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纽子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virens Kur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