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栎叶槲蕨

栎叶槲蕨

药材名称栎叶槲蕨

拼音Lì Yè Hú Jué

别名树上槲蕨、树骨碎补

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槲蕨科植物栎叶槲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naria quercifolia (L.)J.Smith[Polypodium quercifolium 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用刀削去表皮鳞毛后,洗 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约150cm。根茎肉质,横生,粗约2cm,幼嫩顶部密被深棕色、披针形鳞片,顶呈钻形,基部阔卵形,盾状着生,边缘有细密的小齿。叶二型;营养叶厚革质,坚硬,棕色,阔卵形,长达30cm,宽约25cm,基部心脏形而有耳,无柄,边缘深裂;裂片长圆状三角形,长2-5cm,宽1.5-5cm,先端钝圆,两面无毛,全缘;侧脉两面均隆起,上部的斜上,中部的平展,下部的向下反折或弧形,侧脉与横脉相连,小脉连结成伸长的网眼;孢子叶薄革质,坚硬,两面无毛,长圆形,长达100cm,宽约40cm,羽状深裂在叶轴两侧形成狭翅;羽片阔披针形,长约20cm,宽3-4cm,先端渐尖,基部稍扩大,全缘而有软骨质的边,略斜向上;叶轴棕色,中脉禾秆色,基部下面有腺体,侧脉明显斜展,横脉在侧脉间构成5-6行斜四方形大网眼,网眼内的小脉结成许多小网眼。孢子囊群圆形至椭圆形,在每对侧脉之间有2行,每个大网眼内有2个,大小不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缘、路旁的老树干上或季雨林的树干上及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等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呈扁平长条形。表面棕色,密生鳞片,鳞片卵圆形,具长钻头,有锯齿,基部质状着生。两侧及上面有圆形叶柄痕,下面有细根。质轻脆,易折断。断面可见多数黄色点状分体中柱。排列成环。气微,味微苦。

性味苦;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补肾续骨,活血止血。。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腰膝痛;筋脉拘挛;肾虚耳鸣;牙痛;尿多;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各家论述《海南植物志》:功效同槲蕨(骨碎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过岗龙

    药材名称过岗龙别名过江龙、扁龙、过岗扁龙、榼子藤、脊龙、扭龙、左右扭、扭骨风、眼镜豆、猪腰子、牛肠麻、牛眼睛来源为豆科榼藤子属植物榼藤子Entada phaseoloides (L.) Merr.,以

  • 鹈鹕脂油

    《中药大辞典》:鹈鹕脂油药材名称鹈鹕脂油拼音Tí Hú Zhī Yóu出处《纲目》来源为鹈鹕科动物斑嘴鹈鹕的脂肪所熬之油。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鹈鹕嘴"条

  • 海州骨碎补

    药材名称海州骨碎补拼音Hǎi Zhōu Gǔ Suì Bǔ别名毛姜、铜丝草、石灵芝、申姜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骨碎补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

  • 云香草

    药材名称云香草拼音Yún Xiānɡ Cǎo别名芸香草、臭草、石灰草、山茅草、诸葛草来源为乔木科香茅属植物云香草Cymbopogon distans (Nees)A. Camus的全草。宜9

  • 锁阳

    《中国药典》:锁阳药材名称锁阳拼音Suǒ Yánɡ英文名HERBA CYNOMORII别名锈铁锤、地毛球、锁燕来源本品为锁阳科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

  • 黄耆茎叶

    药材名称黄耆茎叶拼音Huánɡ Qí Jīnɡ Yè别名芰草(《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茎叶。功能主治《别录》:"疗渴及筋挛,痈肿

  • 木棉皮

    《中药大辞典》:木棉皮药材名称木棉皮拼音Mù Mián Pí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树皮。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等地。性状干燥树皮为条片状,或卷筒状,厚约

  • 九莲灯

    药材名称九莲灯拼音Jiǔ Lián Dēnɡ英文名Plicate Twayblade别名石梅、石杨梅、石仙桃、石虾、鬼子头、七仙桃、穿线草、疳肿药、烂疮薯、叶上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

  • 蘡薁

    《全国中草药汇编》:蘡薁药材名称蘡薁拼音Yīnɡ Yù别名野葡萄、山葡萄来源葡萄科葡萄属植物蘡薁Vitis adstricta Hance [ V. thunbergii Sieb. et

  • 蓝花龙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花龙胆药材名称蓝花龙胆拼音Lán Huā Lónɡ Dǎn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蓝花龙胆Gentiana filistyla Balf. f. et Fo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