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榕树果

榕树果

《中药大辞典》:榕树果

药材名称榕树果

拼音Rónɡ Shù Guǒ

出处《泉州本草》

来源为桑科植物榕树果实

功能主治治臁疮:榕树果实自坠入水中者,取捣烂敷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榕树果

药材名称榕树果

拼音Rónɡ Shù Guǒ

出处出自《泉州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microcarpa L.[F.retusa auct.non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大乔木,高15-25m,胸径50-70cm。全株有乳汁。老枝上有气牛根(榕须),下垂,深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7-12mm;托 叶披针形,长约8mm;叶片草质而稍带肉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 或倒卵形,长3.5一8scm,宽3-4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上面 深绿色,光亮,下面浅绿色,全线或浅波状;基出脉3条,侧脉纤细,3-10对。隐头花序(榕果)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着 生于已落枝叶腋,扁球形,直径5-10mm,成熟时黄色或微红 色,基部苞片阔卵形,宿存,无总花梗;雄花、瘿花和雌花生于同 一花序托内,花间有少数刚毛,雄花散生内壁,花被片3,近匙 形,雄蕊1,花药与花丝等长;瘦花无梗或具短梗,花被片3,广匙 形,花柱侧生,短;雌花无梗或具短梗,花被片与瘿花相似,但较 小,花柱侧生,短于子房,柱头棒形。瘦果小,卵形。花、果期44-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800m林缘或旷野,野生或植为行道树。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疖;臁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临床应用榕树果实自坠入水中者,取捣烂敷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莳萝子

    《中药大辞典》:莳萝子药材名称莳萝子拼音Shí Luó Zǐ别名时美中(侯宁极《药谱》),莳萝椒(《本草蒙筌》),小茴香(《纲目》),瘪谷茴香(《本草正义》),土茴香(《中药志》)

  • 铅灰

    《中药大辞典》:铅灰药材名称铅灰拼音Qiān Huī别名黑锡灰(《丹溪心法》)出处《本草图经》制法刘禹锡《传信方》:"取铅三两,铁器中熬之,久当有脚如黑灰。"功能主治《本草图经》:

  • 草地黄芩

    药材名称草地黄芩别名川黄芩来源唇形科黄芩属植物草地黄芩Scutellaria hypericifolia Levl.,以根入药。9~10月挖根,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止咳,利湿解毒。用于风

  • 覆盆子根

    《中药大辞典》:覆盆子根药材名称覆盆子根拼音Fù Pén Zi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根。功能主治治呕逆,目翳。复方①治胃气不和,呕逆不下食:覆盆

  • 蝮蛇蜕皮

    药材名称蝮蛇蜕皮拼音Fù Shé Tuì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蜕皮。功能主治《唐本草》:"主身痒、瘑、疥、癣等。"摘录《

  • 柳树寄生

    药材名称柳树寄生拼音Liǔ Shù Jì Shēnɡ别名柳寄生、杂寄生、寄生包、花椒寄生、马桑寄生、火把果树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柳叶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 黄杨叶

    药材名称黄杨叶拼音Huánɡ Yánɡ Yè别名黄杨脑。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Buxus sinica (Rehd.et Wils.)M.Cheng或雀舌黄杨Buxus bodinieri L

  • 十姊妹

    《中药大辞典》:十姊妹药材名称十姊妹拼音Shí Zǐ Mèi别名七姊妹(《群芳谱》),姊妹花(《闽南民间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十姊妹的根及叶。原形态落叶灌木。茎

  • 翠雀花

    药材名称翠雀花拼音Cuì Què Huā别名小草乌(《植物名实图考》),猫眼花(《中药通报》(3)6:251,1957),鸡爪连(《吉林中草药》),百部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印度菩提树皮

    《中药大辞典》:印度菩提树皮药材名称印度菩提树皮拼音Yìn Dù Pú Tí Shù Pí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桑科植物思维树的树皮。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