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甜茶藤

甜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甜茶藤

药材名称甜茶藤

别名田婆茶

来源葡萄甜茶藤Ampelopsis cantoniensis (Hook. et Arn.) Planch. var. grossedentata Hand.-Mazz.,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黄疸型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全株0.5~2两,水煎服。

急性结膜炎:鲜全株水煎熏洗。

痈疖:全株1~2两,水煎服或外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甜茶藤

药材名称甜茶藤

拼音Tián Chá Ténɡ

别名田婆茶、红五爪金龙、乌蔹、苦练蛇、藤茶、龙须茶、金丝苦练。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显齿蛇葡萄的茎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A.cantoniensis(Hook.etArn.)Planch.var.grossedentat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显齿蛇葡萄木质藤本,全株无毛。卷须长达8cm,二叉状分枝,与叶对生。叶为二回羽状复叶,长7-17cm,枝顶部叶为一回羽状复叶,最下羽片有小叶3,偶有5;总叶柄长1.5-3cm;小叶片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2-5cm,宽1-2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顶生小叶有柄,侧生小叶无柄,稍偏斜,边缘有稀疏牙齿或小牙齿;羽状脉约4对。花两性,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或生于小枝顶端,长3-5cm,总花梗长1-3cm;花绿色,基部有小苞片;花萼盘状;花瓣5;雄蕊5;与花瓣对生;花盘厚;子房与花瓣合生,有花柱。浆果近球形,直径约7mm,幼时绿色,后变红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300m的山地灌丛、林中、石上、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黄疸型肝炎;目赤肿痛;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石枣

    药材名称大石枣拼音Dà Shí Zǎo英文名Kansu Crabappl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陇东海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kansuensis (

  • 三叶委陵菜根

    药材名称三叶委陵菜根拼音Sān Yè Wěi Línɡ Cài Gēn别名山峰子根(《贵州草药》)。出处《浙江即常用草药》来源为蕾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的根。4~10月采挖。

  • 石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榴花药材名称石榴花拼音Shí Liu Huā来源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以花入药。夏秋采,晒干。性味酸、涩,温。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杀虫

  • 南瓜瓤

    《中药大辞典》:南瓜瓤药材名称南瓜瓤拼音Nán Guā Rá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瓤。功能主治治烫伤,创伤。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复方①治汤火伤:伏月收老南瓜瓤

  • 铁牛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牛皮药材名称铁牛皮别名金腰带、黑枝瑞香、毛瑞香来源瑞香科铁牛皮Daphne odora Thunb. var. atrocaulis Rehd.,以根、花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浙江

  • 李树叶

    《中药大辞典》:李树叶药材名称李树叶拼音Lǐ Shù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叶。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无毒。"②《纲目》:"

  • 广枝仁

    药材名称广枝仁拼音Guǎnɡ Zhī Rén英文名Seed of Glabrousleaf Pittosporum别名芭豆、崖花子、土连翘、山枝仁、榨木仁、公栀子、五牛子、为龙子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 乌骨麻

    药材名称乌骨麻拼音Wū Gǔ Má别名接骨草、白龙骨、史氏赤车使者、冷坑青、痱痒草、猢狲接竹、血和山、冷坑兰、赤车使者、史氏楼梯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庐山楼梯草的根茎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粟米泔汁

    《中药大辞典》:粟米泔汁药材名称粟米泔汁拼音Sù Mǐ Gān Zhī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霍乱卒热,心烦渴,饮数升。臭泔止消渴尤良。&

  • 大苦溜溜

    药材名称大苦溜溜拼音Dà Kǔ Liū Liū别名螺旋茄、百两金(《广西药植名录》),苦凉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帕笠(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茄科植物旋花茄的全株。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