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蔷薇叶

蔷薇叶

《中药大辞典》:蔷薇叶

药材名称蔷薇叶

拼音Qiánɡ Wēi Yè

出处《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

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捣烂外敷,生肌收口。"

复方①治下疳疮:黄蔷薇叶不拘多少,焙干为极细末,洗净敷上。(《摄生众妙方》)

②治痈疽脓成不溃:蔷薇叶,晒干研末,蜂蜜和醋调敷,露出疮顶,自溃。(《江西中医药》(12):59,1957)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蔷薇叶

药材名称蔷薇叶

拼音Qiánɡ Wēi Yè

英文名Leaf of Japanese Ros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multiflor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叶,晒干。

原形态野蔷薇 攀援灌木,小枝有短、粗稍弯曲皮刺。小叶5-9,近花序的小叶有时3,连叶柄长5-10cm;托叶篦齿状,大部贴生于叶柄;小叶片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长1.5-5cm,宽0.8-2.8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毛,小叶柄和轴有散生腺毛。花两性;多,朵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直径1.5-2cm;萼片5,披针形,有时中部具2个线形裂片;花瓣5,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楔形;雄蕊多数;花柱结合成束。果实近球形,直径6-8mm,红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木麻黄鞣亭(casuarictin)。

性味甘;凉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用捣敷。

复方①治下疳疮: 黄蔷薇叶不拘多少,焙干为极细末,洗净敷上。 (《摄生众妙方》)②治痈疽脓成不溃: 蔷薇叶,晒干研末,蜂蜜和醋调敷,露出疮顶,自溃。〔《江西中医药》(12):59,1957〕

各家论述《南宁市药物志》:捣烂外敷,生肌收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桷浆

    《中药大辞典》:黄桷浆药材名称黄桷浆拼音Huánɡ Jué Jiānɡ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汁液。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治疥癞,血风癣。"②

  • 多花景天三七

    药材名称多花景天三七来源景天科多花景天三七Sedum aizoon L. var. floribundum Nakai,以全草、根状茎及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主治吐

  • 胡麻仁

    药材名称胡麻仁来源本品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种子。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脾、肝、肾经。功能主治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用法用量三钱至一两,打碎,煎服;或炒熟

  • 红香藤

    药材名称红香藤拼音Hónɡ Xiānɡ Ténɡ别名藤香、鸡踢香、降香(《陆川本草》),大香藤、屈叶藤、白鸡刺藤,黄龙脱衣(《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藤黄檀

  • 三角叶冷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角叶冷水花药材名称三角叶冷水花别名玻璃草来源荨麻科三角叶冷水花Pilea swinglei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广东、贵州。性味淡、微甘

  • 鸦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鸦葱药材名称鸦葱拼音Yā Cōnɡ别名罗罗葱、谷罗葱、兔儿奶、笔管草、老观笔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鸦葱Scorzonera glabra Rupr.[S. austriaca Will

  • 菅茅根

    《中药大辞典》:菅茅根药材名称菅茅根拼音Jiān Máo Gēn别名蚂蚱草根(《贵州民间药物》)。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菅的根茎。原形态菅(《诗经》),又名:白华、野菅(《尔雅》),苓

  • 小麦苗

    药材名称小麦苗拼音Xiǎo Mài Miá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嫩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麦"条。化学成分麦秆中含一种抗小鼠艾氏癌和肉瘤-1

  • 水松皮

    《中药大辞典》:水松皮药材名称水松皮拼音Shuǐ Sōnɡ Pí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杉科植物水松的干白皮。原形态水松(《南方草木状》)落叶乔木。常由根部产生本质的瘤状体伸出地面。冬季侧生小

  • 五爪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爪风药材名称五爪风拼音Wǔ Zhǎo Fēnɡ别名五爪藤来源蔷薇科五爪风Rubus blinii Lev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舒筋活络,行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