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蚕沙

蚕沙

药材名称蚕沙

拼音Cán Shā

英文名silkworm shit

别名原蚕屎、晚蚕沙、蚕砂、原蚕沙、马鸣肝、晚蚕矢、二蚕沙、蚕屎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mbyx mori L.

采收和储藏:夏季收集二眠至三眠时排出的粪便,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家蚕蛾,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cm。翅展3.9-4.3cm。体翅黄白色至灰白色。前翅外缘顶角后方向内凹切,各横线色稍暗,不甚明显,端线与翅脉灰褐色,后翅较前翅色淡,边缘有鳞毛稍长。雌蛾腹部肥硕,末端钝圆;雄蛾腹部狭窄,末端稍尖。幼虫即家蚕,体色灰白至白色,胸部第2、第3节稍见膨大,有皱纹。腹部第8节背面有一尾角。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大部地区,均有饲养。

资源分布:分布很广。

性状性状鉴别,蚕沙呈颗粒状六棱形,长2-5mm,直径1.5-3mm。表面灰黑色或黑绿色,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绝及横向浅沟纹。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从蚕沙中分离得叶绿素衍生物:脱镁叶绿素(pheophytin)α及b,13-羟基(13-R,S)脱镁叶绿素[13-hydroxy(13-R,S)pheophytin]a及b,10-羟基税镁叶绿素(10-hydroxypheophytin)a等。

药理作用1.抗癌及光敏作用,蚕沙中分离出的叶绿素衍生物(CPD),其中的13-羟基(13-R,S)脱镁叶绿素a和脱镁呀绿素b对体外肝癌组织培养细胞有抑制作用。小鼠腹部下接种肉瘤S180作为模型,瘤内注射CPD,注后1-2h或24-48h,以适当波长光线照光,早期照光者肿瘤治愈率100%,注后24-48h照光者,肿瘤治愈率只有60%。因此,早期照光是必要的。但自然界的脱镁叶绿素类在黑暗中也有细胞抑制作用,提示该类化合物对细胸的抑制作用 除光敏作用外,尚有其他作用机制参与。10-羟基脱镁叶绿素a也显示较强的光动力学作用。编CPD4的叶绿素衍生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的杀伤剂量50mg/kg(静注),结合200mW/cm2功率激光或光辐射照射20-30min,对小鼠移植肉瘤S180和Lewis2肺癌或宫颈癌U14均有明显杀伤效应。从蚕沙中分离得到的六种叶绿素衍生物中以CPD7(3)杀伤力最强,CPD4最弱。CPD的光氧化(降解)产物保留光动力感光剂的所有特征。

2.其他作用,在体外试验0.04g(生药)ml或0.01g(生药)/ml的蚕沙水提取液具有抗牛凝血酶作用。,可显着延长人血纤维蛋白在的凝聚时间。

3.毒性,蚕沙光每剂500mg/kg给小鼠静脉注射,以耳指数(φ8mm双耳重mg/体重g×100%)为指标,发现药物加照光(2支30W日光灯)组的耳指数显着才低于血卟啉衍生物加照光组(Y-HPD10mg/kg)静注,与单纯照光组相似,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着性。说明蚕少光每剂皮肤光毒反应较轻。小鼠静脉注射蚕沙光敏剂的LD50为502+/-54mg/kg。死亡小鼠病理切片表明小鼠肝细胞浆稀疏,空泡变性,部分肝细胞核密集或消失。小鼠口服剂量日达6666mg/kg仍为可耐受量。给3月龄大鼠以120mg/kg,80mg/kg,40mg/kg三种剂量分别为腹注射该药,连续2星期,动物全部存活,血象及肝脏指均政党但高剂量组给药7天后体重开始下降,处死病检可见个别大鼠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浊肿,大脑小灶性胶质细胞增生。25mg/kg蚕沙光敏剂给家兔静脉注,对家兔血压、心率、II导心电图和呼吸均无明显影响。

性味味甘;辛;性温

归经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纱布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炒热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血不养筋、手足不遂者禁服。

复方①治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痛:防己杏仁滑石各五钱,连翘、山栀各三钱,苡仁五钱,半夏三钱(醋炒),晚蚕沙三钱,赤小豆皮三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痛甚加片一子姜黄二钱,海桐皮三钱。(《温病条辨》宣痹汤)②治风瘙瘾疹,遍身皆痒,搔之成疮:蚕沙一升。以水二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滓,温热得所以洗之,宜避风。(《圣惠方》)③治外感头痛:蚕沙、白芷大黄各三钱。共研细末,调葱汤外敷。(《泉州本草》)④治风湿痛或麻木不仁:晚蚕沙一两。煎汤,一日三回分服,临服时和入热黄酒半杯同服。(《现代实用中药》)⑤治半身不遂:蚕沙二硕。以二袋盛之蒸熟,更互熨患处。仍以羊肚粳米煮粥,日食一枚,十日即止。(《纲目》)⑥治霍乱转筋,肢冷腹痛,口渴烦躁,目陷脉伏,时行急证:晚蚕沙五钱,生苡仁、大豆黄卷各四钱,陈木瓜三钱,川连(姜汁炒)三钱,制半夏黄芩(酒炒)、通草各一钱,焦栀一钱五分,陈吴萸(泡淡)三分。地浆或阴阳水煎,稍凉徐服。(王士雄《霍乱论》蚕矢汤)⑦治烂弦风眼:以真麻油浸蚕沙二、三宿,涂患处。(《陈氏经验方》一抹膏)⑧治迎风流泪:蚕沙(炒)四两,巴戟(去皮,用练肉)、马蔺花(去梗)各三两。为细末。每服二钱,无灰酒,不拘时候调下。(《眼科龙木论》蚕沙汤)⑨治男子妇人心气痛不可忍者:晚蚕沙,为末,滚汤泡过,滤清汁服之,不拘时候。(《奇效良方》蚕沙散)⑩治遗精白浊,有湿热者:生蚕沙一两,生黄柏一钱。同研末。空心开水下三钱。(《医学从众录》蚕沙黄柏汤)11.治月经久闭:蚕沙四两(炒半黄色),无灰酒一壶。重汤煮熟,去沙,温饮一盏。(《内经拾遗方论》蚕沙酒)

各家论述1.《别录》:主肠鸣,热中,消渴,风痹,瘾疹。

2.《本草拾遗》:炒黄,袋盛浸酒,去风缓诸节不随,皮肤顽痹,腹内宿冷,冷血,疯血,腰脚疼冷;炒令热,袋盛热熨之,主偏风筋骨瘫缓,手足不随,及腰脚软,皮肤顽痹。

3.《纲目》:治消渴,症结,及妇人血崩,头风,风赤眼,去风除湿。

4.《本草再新》:治风湿遏伏于脾家,筋骨疼痛,皮肤发肿,腰腿疼痛,血瘀血少,痘科浆黡不起,亦宜用之。

5.《泉州本草》:治风寒感冒,偏头痛。

6.《纲目》:蚕性燥,燥能胜风去湿,故蚕沙主疗风湿之病,有人病风痹用此熨法得效。按《陈氏经验方》一抹膏治烂弦风眼,其功亦在去风收湿也。又同桑柴灰淋汁,煮鳖肉作丸,治腹中症结。

7.《本草求原》:原蚕沙,为风湿之专药,凡风湿瘫缓固宜,即血虚不能养经络者,亦宜加入滋补药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泥炭藓

    药材名称泥炭藓拼音Ní Tàn Xiǎn别名大泥炭藓、水藓、水苔、地毛衣来源药材基源:为泥炭藓科植物泥炭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gnum palustre L.[S.obtusifol

  • 莲雾

    药材名称莲雾拼音Lián Wù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洋蒲桃的叶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samarangense(BI)Merr.et Perry[Myrtus samara

  • 通天蜡烛

    药材名称通天蜡烛拼音Tōnɡ Tiān Là Zhú别名木菌子、土苁蓉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多蕊蛇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polyandra Griff.[Poly-

  • 贴生石韦

    药材名称贴生石韦拼音Tiē Shēnɡ Shí Wéi别名上树咳、石头蛇、上树龟(《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贴生石韦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

  • 垂盆草

    《中国药典》:垂盆草药材名称垂盆草拼音Chuí Pén Cǎo英文名HERBA SEDI别名狗牙半支、石指甲、半支莲、养鸡草、狗牙齿、瓜子草来源本品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

  • 豨莶根

    《中药大辞典》:豨莶根药材名称豨莶根拼音Xī Xiān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腺梗豨莶、豨莶或毛梗豨莶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豨莶"条。功能主治治风湿顽痹,头风,带下

  • 林背子

    药材名称林背子拼音Lín Bèi Zǐ别名野漆树根(《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木蜡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

  • 牛喉咙

    《中药大辞典》:牛喉咙药材名称牛喉咙拼音Niú Hóu Lónɡ出处《千金·食治》来源牛科动物黄牛及水牛的喉咙。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食。①《千金·食治》:

  • 哉果

    药材名称哉果拼音Zāi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西藏棱子芹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spermum hookeri C.B.Clarde var.thomsonii C.B.

  • 松木皮

    《中药大辞典》:松木皮药材名称松木皮拼音Sōnɡ Mù Pí别名赤松皮(《千金方》),赤龙鳞(《永类钤方》),赤龙皮(《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