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裂叶双盖蕨

裂叶双盖蕨

药材名称裂叶双盖蕨

拼音Liè Yè Shuānɡ Gài Jué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锡兰双盖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azium zeylanicum(Hook.)Moore[Asplenium zeylanicum Hook.;Triblemma zeylanicum(Hook.)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15-70cm。根茎长而横生,暗褐色,连同叶柄基部被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疏生;叶柄长5-20cm;叶片草质,无毛或下面沿中脉疏被少数小鳞片,披针形,长15-30cm,宽2.5-5cm,先端渐尖,边缘上部1/4-1/3浅裂或少分裂,下部2/3-3/4深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深裂达叶轴,形成1-4片无柄或近无柄的羽片,基部的羽片稍缩小,一回羽裂;裂片和羽片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先端钝圆;叶脉明显,在裂片上为羽状,小脉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长圆形,偶有近线形,长2-3mm,通常单生于侧脉上侧1条小脉上,斜向上,从裂片的近中脉处向外延伸,几达叶边;囊群盖线形,棕色,膜质,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溪边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等地。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通淋。主淋证;咯血;乳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藏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藏茴香药材名称藏茴香拼音Zànɡ Huí Xiānɡ别名黄蒿、马缨子、小防风来源伞形科藏茴香Carum carvi L.,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西藏。性

  • 猪脂膏

    药材名称猪脂膏拼音Zhū Zhī Gāo别名猪膏、猪脂(《金匮要略》),猪肪膏(《别录》),猪脂肪(《千金·食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脂肪油。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 蓑衣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蓑衣莲药材名称蓑衣莲别名耳叶紫菀来源菊科蓑衣莲Aster auriculatus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麻,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咳平喘。主

  • 短瓣女娄菜

    药材名称短瓣女娄菜拼音Duǎn Bàn Nǚ Lóu Cài别名兴安女娄菜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准噶尔蝇子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lene songarica(Fisc,Mey.etAv

  • 盾果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盾果草药材名称盾果草别名盾形草来源紫草科盾果草属植物盾果草Thyrocarpus sampsonii Hance的全草。4~6月采全草,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

  • 鹿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药药材名称鹿药拼音Lù Yào别名偏头七、山糜子、磨盘七、盘龙七、螃蟹七、土飞七、小鹿药来源百合科鹿药属植物鹿药Smilacina japonica A. G

  • 一枝香

    《中药大辞典》:一枝香药材名称一枝香拼音Yì Zhī Xiānɡ别名狼尾拉花、气管炎草。出处江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蔓青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99厘米。茎直立,茎、叶及苞片上被有细

  • 山大刀根

    药材名称山大刀根拼音Shān Dà Dāo Gēn别名刀斧伤根(《陆川本事》)。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茜草科植物九节的根。化学成分含酚类、鞣质、三萜。性味《陆川本草》:&quo

  • 铁骨银参

    药材名称铁骨银参拼音Tiě Gǔ Yín Sh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污毛粗叶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s1anthus hartii Thunb.采收和储藏:秋后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原形

  • 蔓荆子

    《中国药典》:蔓荆子药材名称蔓荆子拼音Màn Jīnɡ Zǐ英文名FRUCTUS VITICIS别名白背木耳、白背杨、水捻子、白布荆来源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