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连翘根

连翘根

《中药大辞典》:连翘根

药材名称连翘根

拼音Lián Qiáo Gēn

别名连轺(《伤寒论》)

出处本经逢原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

性味汤液本草》:"气寒,味苦。"

功能主治《纲目》:"治伤寒瘀热欲发黄。"

复方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去节)二两,连轺(连翘根是)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擘)十二枚,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切)二两,甘草(炙)二两。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伤寒论》麻黄连赤小豆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连翘根

药材名称连翘根

拼音Lián Qiáo Gēn

别名连轺

出处出自《本经逢原》。

1.《汤液本草》:连轺,《本经》不见所注,但仲景古方所注云,即连翘之根也。

2.《神农本草经》载有翘根,《唐本草》列入有名未用,李时珍《纲目》则认为翘根就是连翘之根,合并于连翘条下。然《本草》记载不详,未便断为一物,待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sythia suspensa (Thunb.)Vahl[Sy-ringa suspensa Thunb.」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取根部,洗净,切段或片,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小枝土黄色或灰褐色,略呈四棱形,疏生皮孔,节间中空,节部具实心髓。叶通常为单叶,或3裂至3出复叶;叶柄长0.8-1.5cm,无毛;叶片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2-10cm,宽1.5-5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至楔形,叶缘除基部外具锐锯齿或粗锯齿。花通常单生或2至数朵着生于叶腋,先于叶开放;花梗长5-6mm;花萼绿色,裂片4,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边缘具睫毛;花冠黄色,裂片4,倒卵状椭圆形,长1.2-2cm,宽6-10mm;雄蕊2,着生在花冠管基部;花柱细长,柱头2裂。蒴果卵球形,2室,长1.2-2.5cm,宽0.6-1.2cm,先端喙状渐尖,表面疏生瘤点;果梗长0.7-1.5cm。花期3-4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疏林及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现有栽培。

性味苦;性寒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退黄。主黄疽;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治伤寒瘀热欲发黄。《本经逢原》:连翘根寒降,专下热气,治湿热发黄。仲景治瘀热在里发黄,麻黄连赤小豆汤主之。如无根以实代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藏荆芥

    药材名称藏荆芥拼音Cánɡ Jīnɡ Jiè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藏荆芥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eta angustifolia C.Y.Wu原形态藏荆芥,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

  • 五脉山黧豆

    药材名称五脉山黧豆来源豆科五脉山黧豆Lathyrus quinquenervius (Miq.) Litv.,以全草、花、种子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吉林、陕西、内蒙古。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癣草

    药材名称癣草别名珠子草、水茎、豌豆仁草来源大戟科癣草Euphorbia peplu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性味苦,寒。有毒。功能主治杀虫,解毒。主治癣疮。用法用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

  • 广东升麻

    《中药大辞典》:广东升麻药材名称广东升麻拼音Guǎnɡ Dōnɡ Shēnɡ Má出处《广东中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麻花头的根。夏、秋季采收2~3年生者,挖取根部,去净茎叶,须根,洗净,晒干或焙

  • 厚朴花

    《中国药典》:厚朴花药材名称厚朴花拼音Hòu Pò Huā英文名FLOS MAGNOLIAE OFFICINALIS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 铁线透骨草

    药材名称铁线透骨草拼音Tiě Xiàn Tòu Gǔ Cǎo英文名Herb of Intricate Clematis别名透骨草狗肠草出处出自《河北中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花铁线莲的全草

  • 海萝

    药材名称海萝拼音Hǎi Luó别名鹿角菜、鹿角、猴葵、纶、赤菜、牛毛菜、毛毛菜、红菜、胶菜、红毛菜、石花菜出处1.《食性本草》鹿角菜条载:“出海州,登、莱、沂、密州并有。”2.《品汇精要》始载其形态:

  • 山白蜡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白蜡条药材名称山白蜡条别名山杨柳、白蜡条来源杨柳科山白蜡条Salix inamoena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涩,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经

  • 钩凝菜

    药材名称钩凝菜拼音Gōu Nínɡ Cài别名钩仙菜、牛毛石花菜来源药材基源:为仙菜科植物钩凝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ylaephora hypnacoides J.Ag.采收和储藏:夏

  • 省沽油

    《全国中草药汇编》:省沽油药材名称省沽油拼音Shěnɡ Gū Yóu别名水条来源省沽油科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 DC.,以果实、根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