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鲫鱼头

鲫鱼头

《中药大辞典》:鲫鱼头

药材名称鲫鱼头

拼音Jì Yú Tóu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

性味《药对》:"温。"

功能主治治咳嗽,痢疾,小儿口疮,黄水疮。

①《唐本草》:"头灰,主小儿头疮,口疮,重舌,目翳。"

②《本草拾遗》:"主咳嗽,烧为末服之。"

③《滇南本草》:"烧灰治癞疮。"

④《纲目》:"烧研饮服,治下痢;酒服,治脱肛及女人阴脱,仍以油调搽之;酱汁和涂小儿面上黄水疮。"

⑤《本草再新》:"发痘疹。"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1~2钱。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鲫鱼头

药材名称鲫鱼头

拼音Jì Yú Tóu

英文名Goldfish head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头。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

原形态鲫鱼,体侧扁,宽而高,腹部圆。头小。吻钝。口端位。无须。眼大。下咽齿1行,侧扁,倾斜面有一沟纹。鳃耙37-54,细长,呈披针形。鳞大,侧线鳞。背鳍4,15-19,鳍长,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之中间。臀鳍3,5,背、臀鳍均有硬刺。全身呈银灰色,背部色略暗。各鳍均为灰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鲫鱼适应性很强,是一种广温性鱼类。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各省区均有分布。

性状四季均可捕捞,切取鱼头,洗净,鲜用或烘干。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止咳;止痢;敛疮。主咳嗽;痢疾;小儿口疮;黄水疮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未,3-6g。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未调敷。

各家论述1.《唐本草》:头灰,主小儿头疮,口沧,重舌,目翳。

2.《本草抢遗》:主咳嗽,烧为未服之。

3.《滇南本草》:烧灰治癞疮。

4.《纲目》:烧研饮服,治下痢;酒服,治脱肛及女人阴脱,仍以油调搽之;酱汁和涂小儿面上黄水疮。

5.《本草再新》:发痘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罗勒子

    《中药大辞典》:罗勒子药材名称罗勒子拼音Luó Lè Zǐ别名兰香子(《海上名方》),光明子(《饮片新参》)。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果实。9月间采收,筛去泥沙杂质(

  • 干檀香根

    药材名称干檀香根拼音Gān Tán Xiā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yris wightiana Wall.exWight2.Osyris wig

  • 不凋木

    药材名称不凋木拼音Bù Diāo Mù别名格棒子、格棒棒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积木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var.micr

  • 吉龙草

    药材名称吉龙草拼音Jí Lónɡ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Fragrant Elsholtzia别名暹罗香菜出处始载于《云南经济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吉龙草的茎叶。拉丁植物动

  • 铁线透骨草

    药材名称铁线透骨草拼音Tiě Xiàn Tòu Gǔ Cǎo英文名Herb of Intricate Clematis别名透骨草狗肠草出处出自《河北中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花铁线莲的全草

  • 毛白杨

    《中药大辞典》:毛白杨药材名称毛白杨拼音Máo Bái Yánɡ别名白杨、笨白杨、独摇(山东昌潍《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出处山东昌潍《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来源为杨柳种植

  • 丁癸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癸草药材名称丁癸草拼音Dīnɡ Guǐ Cǎo别名人字草、二叶人字草、苍蝇翼、乌蝇翼、铺地锦[广东]、老鸦草、金鸳鸯来源为豆科丁癸草属植物丁癸草Zornia diphylla (

  • 小红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红参药材名称小红参别名紫参、红根根药、猫儿搬到甄[四川木里]、三对叶丹参、小红丹参[四川西昌]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三叶鼠尾Salvia trijuga Diels,以根入药。春

  • 辽瓦松

    药材名称辽瓦松拼音Liáo Wǎ Sōnɡ别名瓦松、干滴落、酸塔、酸溜溜。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狼爪瓦松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ostachys cartilaginea A. Bor

  • 紫花芥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花芥药材名称紫花芥拼音Zǐ Huā Jiè别名葶苈子、离蕊芥来源十字花科紫花芥Malcolmia africana (L.)R. Brow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