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瓜藤

黄瓜藤

《中药大辞典》:黄瓜藤

药材名称黄瓜藤

拼音Huánɡ Guā Ténɡ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葫芦科植物黄瓜。6月采。阴干或鲜用。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无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利水,解毒。治痢疾,淋病,黄水疮。

①《陆川本草》:"治疮痈,流注。"

②《四川中药志》:"利水、通淋、消胀。"

③《中国药植图鉴》:"治痢疾。"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祛痰镇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黄水疮:黄瓜藤(阴干,火焰存性)、枯矾。为细末,搽疮上。(《滇南本草》)

②治癫痫:黄瓜藤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病

以黄瓜藤制剂观察64例(Ⅰ期17例,Ⅱ期46例,Ⅲ期2例),结果显效34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2.8%(按1972年全国心血管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制剂及用法:㈠流浸膏:每毫升含干燥黄瓜藤与猪毛菜各5分,每次5毫升,日服3次。㈡片剂:每片含干燥黄瓜藤1钱,每次4片,日服3次。疗程30~60天。初步观察,片剂较流浸膏降压作用强。一般无副作用,仅5例服后上腹部有烧灼感,改为食后服症状即减轻或消失;另1例有头晕感觉。

另有用去根、叶的鲜瓜秧半斤,加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每日2次分服(亦可当茶饮);或制成浸膏丸(每丸3克,日服3次,每次1丸)、片剂(每片0.3克,日服3次,每次5~10片)应用。共观察62例,显效(血压降至130/90毫米汞柱,或单用其他降压药无效,并用黄瓜秧制剂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20毫米汞柱)28例,有效(收缩压、舒张压持续降10毫米汞柱以上)26例,无效8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瓜藤

药材名称黄瓜藤

拼音Huánɡ Guā Ténɡ

英文名Cucumber stem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vu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枝伸长,有纵沟及棱,被白以硬糙毛。卷须细,不分枝,具白色柔毛。单叶互生;叶柄稍粗糙;叶片三角状宽卵形,膜质,长、宽均12-18cm,两面甚粗糙,掌状3-5裂,裂片三角形并具锯齿,有时边缘具缘毛。花萼简狭钟状圆筒形,密被白色长柔毛,花萼裂征钻形,开展与花萼近等长;花垸共同白色,长约2cm,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急尖;雄蕊3,花丝近无;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纺锤形,柱头3。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长10-30(-50)cm,熟时黄绿以,表面粗糙,具有刺尖的瘤状凸起,极稀近于平滑。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花、果期为夏、秋季。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归心;肺以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利湿;解毒。主痰热咳嗽;癫痫;湿热泻痢;湿痰流注;疮痈肿毒;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煎子洗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黄水疮: 黄瓜藤(阴干,火焙存性)、枯矾。为细末,搽疮上。(《滇南本草》)②治癫痫: 黄瓜藤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治疮痈,流注。

2.《四川中药志》:利水、通淋、消胀。

3.《中国药植图鉴》:治痢疾。

4.《上海常用中草药》:祛痰镇痉。

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病。以黄瓜藤制剂观察64例(Ⅰ期17例,Ⅱ期45例,Ⅲ期2例),结果显效34例,有效19例,无效 11例,总有效率82.8%(按1972年全国心血管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

制剂及用法:1.流浸膏:每毫升含干燥黄瓜藤与猪毛菜各5分,每次5ml,日服3次。

2.片剂:每片含干燥黄瓜藤 1钱,每次4片,日服3欧。疗程30-60天。初步观察,片剂较流浸膏降压作用强。一般无副作用,仅5例服后上腹部有烧灼感,改为食后服症状即减轻或消失;另1例有头晕感觉。另有用去根、叶的鲜瓜秧半斤,加水500ml煎取200ml,每日2次分服(亦可当茶饮);或制成侵膏丸(每丸3g,日服3次,每次 1丸)、片剂(每片0.3g,日服3次,每次5-10片)应用。共观察62例,显效(血压降至130/90mm汞柱,或单用其他降压药无效,并用黄瓜秧制剂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20mm汞柱)28例,有效(收缩压、舒张压持续降10mm汞柱以上)26例,无效8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羊肚菌

    药材名称羊肚菌拼音Yánɡ Dǔ Jūn英文名Morel别名羊肚菜、羊肚蘑、编笠菌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羊肚菌科真菌羊肚菌、小顶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小羊肚菌等的子实体

  • 仰天钟

    药材名称仰天钟拼音Yǎnɡ Tiān Zhōnɡ出处仰天钟以张大刚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山草类,云:“张天刚生南安。丛生硬茎有节,红黄色;叶似水苏叶;实如小罂,褐色;茎、叶、实具有细刾如毛;根淡红

  • 石荠宁

    药材名称石荠宁别名痱子草、热痱草、紫花草、荆苏麻、北风头上一枝香、小苏金、土荆芥[江西、湖南]、沙虫药、蜻蜓花、香花草、狭叶荠宁来源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石荠宁Mosla scabra (Thunb.)

  • 鼠李根

    药材名称鼠李根拼音Shǔ Lǐ 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鼠李"条。性味《食疗本草》:"有毒。"功能主治《食疗本草》:&

  • 斑鸠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鸠木药材名称斑鸠木拼音Bān Jiū Mù别名斑鸠菊、白花毛桃来源菊科斑鸠菊属植物茄叶斑鸠菊Vernonia solanifolia Benth.,以根和叶入药。根,全

  • 夜合花

    《中药大辞典》:夜合花药材名称夜合花拼音Yè Hé Huā别名夜香木兰(《广州植物志》)。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夜合花的花朵。4~5月采摘,晒干。原形态常绿秃净灌木,

  • 韭菜子

    《中国药典》:韭菜子药材名称韭菜子拼音Jiǔ Cài Zǐ英文名SEMEN ALLII TUBEROSI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 的干燥成熟种子

  • 香蓼

    药材名称香蓼拼音Xiānɡ Liǎo别名水毛蓼、红杆蓼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粘毛蓼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viscosum Buch.-Ham. Ex D.Don采收和储藏:

  • 昆明堵喇

    药材名称昆明堵喇拼音Kūn Mínɡ Dǔ Lā别名草乌、黄草乌(《云南中草药选》),大草乌(《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昆明乌头的块根。秋、冬采挖,去残茎、须根,

  • 赤链蛇

    《中药大辞典》:赤链蛇药材名称赤链蛇拼音Chì Liàn Shé别名赤链(陶弘景),赤楝蛇、桑根蛇(《纲目》),火赤炼(冻义《动物学》),火练蛇(薜德焴《系统动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