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花獐牙菜

黄花獐牙菜

药材名称黄花獐牙菜

拼音Huánɡ Huā Zhānɡ Yá Cài

出处始载于《青海高原药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黄花獐牙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kingii Hook.f.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具短根茎。茎粗状,具细条棱,不分枝。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5-13cm;叶片宽椭圆形,长12-18cm,宽5-9cm,先端钝,基部渐狭,叶脉7-9条,在下面明显突起;茎中上部叶多对,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3-10cm,宽0.7-4cm,先端钝或尖,基部钝,无叶柄,离生,连合成筒状抱茎。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密生,狭窄,通常有间断,长约25cm,多花;花梗粗壮,不等长,长达3cm;花5数;花萼长为花冠的2/3,卵状披针形,长11-13mm,先端急尖,边缘疏生不整齐的细齿,背面有3-5脉;花冠黄绿色,具蓝色细条纹,裂片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1.5-1.7cm,先端钝圆,啮蚀状,其余边缘全缘,基部具2个腺窝,腺窝基部囊状,边缘有流苏状柔毛;雄蕊5,花丝线状钻形,长8-9mm,基部背面有流苏状短毛,花药蓝色,长圆形;子房近无柄,长圆形或卵形,花柱不明显,柱头2裂,裂片长圆形。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400-3800m的山坡上。

资源分布:产我国西藏等地。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湿热黄疸及血热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前汤,3~1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止血功能。用于黄疸型肝炎及各种出血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太白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花药材名称太白花拼音Tài Bái Huā别名高山石蕊来源地衣类石蕊科石蕊属植物山岭石蕊Cladonia alpestris (L.)Rabenh.,以全株

  • 地梅子

    药材名称地梅子别名黄刺儿根、黄果悬钩子来源蔷薇科地梅子Rubus xanthocarpus Bur. et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

  • 太白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菊药材名称太白菊拼音Tài Bái Jú别名紫菀千花、肺经草、柔软紫菀来源菊科太白菊Aster flaccidus Bung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石蝴蝶

    《中药大辞典》:石蝴蝶药材名称石蝴蝶拼音Shí Hú Dié别名猫舌草、活血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蟑螂头、红叶脚趾草、脚趾叶、大青、五里香、岩竹、岩脚趾、丁字草、丁

  • 鸡嗉子花

    药材名称鸡嗉子花拼音Jī Sù Zǐ Huā别名牛舌片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细毛火烧兰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全体具细毛。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

  • 风车藤

    《中药大辞典》:风车藤药材名称风车藤拼音Fēnɡ Chē Ténɡ别名黄牛叶、红龙出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来源为金虎尾科植物风车藤的老茎。全年可采,切段晒干备用。原形态木质大藤本,长可达3

  • 刺菠

    药材名称刺菠拼音Cì Bō别名泼盘、托盘(《救荒本草》),空腹莲、空腹妙、饭包菠、雅早(《闽东本草》),饭消扭、地苗、田母,田角公(《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蓬

  • 山地豆

    药材名称山地豆拼音Shān Dì Dòu别名假花生、大叶青、异果山绿豆、稗豆来源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um (L.) DC.,以全株入药。

  • 黑穗画眉草

    药材名称黑穗画眉草拼音Hēi Suì Huà Méi Cǎo别名露水草、万人羞来源禾本科黑穗画眉草Eragrostis nigra Nees,以全草或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

  • 柳叶鬼针草

    药材名称柳叶鬼针草拼音Liǔ Yè Guǐ Zhēn Cǎo英文名Spanishneedles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鬼针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