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藁本

黄藁本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藁本

药材名称黄藁本

来源伞形科黄藁本Ligusticum delavayi Franch.,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散风除湿。主治头痛,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藁本

药材名称黄藁本

拼音Huánɡ Gǎo Běn

别名藁本、滇藁本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滇芹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nodielisa yunnanensis Wolff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未开花前采挖,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根纺锤形,长5-12cm,表面有环状细纹,黄灰色。茎近基部及茎1/3处即有分枝,有纵条纹,光滑无毛。基部叶叶柄长5-13cm,基部有膜质叶鞘,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羽片4-6对,末回裂片阔卵形,长5-15mm,宽4-12mm,无柄,边缘深裂或有不规则的缺刻状锯齿,齿缘稍增厚,两面无毛,叶脉于背面隆起。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序梗长达15cm;总苞片无或少数;伞辐6-8,形展,长2-6cm;小总苞片7-9,狭线形,长约5mm;小伞形花序有多数小花;萼齿钻形,急尖;花瓣白色,近圆形,先端有内折小舌片,中脉1条;花柱基圆锥形,花柱向外反曲。双悬果狭卵形,向上渐狭,光滑,果棱丝状;分生果半圆柱形,背部突起,合生面近平直,每棱槽内有油管2-3,合生面油管4。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500m的山坡草地、疏林或岩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止痛;利尿。主感冒;咳嗽;头痛;风湿痹痛;风水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鸭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血药材名称鸭血拼音Yā Xuè别名家鸭来源雁行目鸭科家鸭Anas domestica L.,以血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清热。主治中风。用法用量生鸭血,每日早晚

  • 大九节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九节铃药材名称大九节铃拼音Dà Jiǔ Jié Línɡ别名艾叶酸蔹藤、牛角天麻、铜皮铁箍来源葡萄科大九节铃Ampelocissus artemis

  • 千金花

    《中药大辞典》:千金花药材名称千金花拼音Qiān Jīn Huā出处《本草乘雅半偈》来源为菊科植物兰草的花。性味《本草乘雅半偈》:"味苦。"功能主治《本草乘雅半偈》:"以

  • 玳玳花

    《中药大辞典》:玳玳花药材名称玳玳花拼音Dài Dài Huā别名枳壳花(《草花谱》),代代花(《饮片新参》),酸橙花(《药材学》)。出处《药材资料汇编》来源为芸香利植物玳玳花的花

  • 刺楸树皮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皮药材名称刺楸树皮拼音Cì Qiū Shù Pí别名丁桐皮、钉皮(《四川中药志》),刺楸皮(《陕西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

  • 辣根菜

    药材名称辣根菜拼音Là Gē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岩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hlearia officinalis L.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岩荠 二年生

  • 一枝香

    《中药大辞典》:一枝香药材名称一枝香拼音Yì Zhī Xiānɡ别名狼尾拉花、气管炎草。出处江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蔓青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99厘米。茎直立,茎、叶及苞片上被有细

  • 叶上珠

    《中药大辞典》:叶上珠药材名称叶上珠拼音Yè Shànɡ Zhū别名阴证药、大部参(《植物名实图考》),叶上花(《峨嵋药植》),叶上果(《中国药植图鉴》)。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土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人参药材名称土人参拼音Tǔ Rén Shēn别名栌兰、飞来参、瓦参、桃参、申时花来源为马齿苋科土人参属植物锥花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 (Jacq.)Gaer

  • 西藏野花椒

    药材名称西藏野花椒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西藏野花椒Zanthoxylum tibetanum Huang,以果皮和种子入药。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将果皮与种子分开,分别入药。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