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黑海参

黑海参

药材名称黑海参

拼音Hēi Hǎi Shēn

别名黑怪参、黑狗参、黑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物黑海参、黑赤星海参、米氏海参及期近缘种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olothuria atra Jaeger[Halodeima atra(Jaeger)]2.Holothuria cinerascens(Brandt)[Halodeima cinerascens(Brandt)]3.Holothuria moebi Ludwig

采收和储藏:潜水员下水捕捞多在春、秋季,也可以拖网捕捞,但对资源破坏大,多禁用。捕后除去内脏,洗净腔内泥沙、血污,在盐水中煮约1h,捞起放冷。经曝晒或烘焙至八九成干时,再加蓬叶汁中略者,至颜色转黑时取出晒干。

原形态1.黑海参,一般体长为20-30cm,年老较大个体可达45-60cm,口偏腹面,具触手20个。体背疣足小而少,腹面管足小而密,均排列不规则。皮内骨片:上星桌形体底盘小而不发达,周缘成环形,塔顶共有12个小齿,外围8个水平分出,中间4个竖立。另一种骨片呈简单的花纹样体。

2.黑赤星海参,一般体长20cm左右,背面有多数排列不规则的疣足,腹面管足多而密,口偏腹面,具触手20个,伸展开时其上端稍呈树枝状。皮内骨片有桌形和杆状体。

3.米氏海参,一般体长10-15cm,背面散生少数小疣,腹面管足发达而密。口偏腹面,触手20个,伸展时,其顶端及下方均有分枝而呈树枝状。皮内骨片主要是略弯曲的杆状体,另有特殊的“H”形骨片。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时全体深黑色或微带棕褐色,仅管足末端为白色。多成群栖息于潮间带和珊瑚礁沙底,大形个体常栖息于4-6m或更深一些的海底。

2.生活时体背紫褐色,常有明显的7-8个黑褐色斑块;腹面为赤褐色。生活于潮间带珊瑚礁或岩石下。

3.生活时体缘黑褐色或赤褐色,触手为黑色,管足带黄褐色腹面色较浅。

资源分布:1.为我国广东、海南及西沙群岛的习见种。

2.分`布于海南及西沙群岛。

3.分布于福建南部、广东沿岸及西沙群岛。

功能主治养血催奶。主妇女产后乳少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昆布

    《中国药典》:昆布药材名称昆布拼音Kūn Bù英文名THALLUS LAMINARIAE/THALLUS ECKLONIAE来源本品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

  • 燕麦灵

    《全国中草药汇编》:燕麦灵药材名称燕麦灵拼音Yàn Mài Línɡ别名铜脚威灵、倒吊花、接骨一支箭来源菊科云南兔耳风Ainsliaea yunnanensis Fran

  • 黄耆

    药材名称黄耆拼音Huánɡ Qí别名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

  • 豆瓣绿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瓣绿药材名称豆瓣绿拼音Dòu Bàn Lǜ别名一柱香、岩豆瓣、豆瓣草、豆瓣如意、四瓣金钗、指甲草、豆瓣打不死来源胡椒科豆瓣绿属植物豆瓣绿Peperomia r

  • 黑面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面叶药材名称黑面叶拼音Hēi Miàn Yè别名黑面神、鬼划符、暗鬼木、青凡木、铁甲将军、夜兰茶、锅盖仔、四眼草、乌漆臼、青漆、山树兰来源大戟科山漆茎属植物黑

  • 连翘根

    《中药大辞典》:连翘根药材名称连翘根拼音Lián Qiáo Gēn别名连轺(《伤寒论》)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根。性味《汤液本草》:"气寒,味苦。&quo

  • 华山矾果

    《中药大辞典》:华山矾果药材名称华山矾果拼音Huà Shān Fán Guǒ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果实。功能主治《广西中药志》:"干燥后,研成粉末,治

  • 河乌

    药材名称河乌拼音Hé Wū英文名Dipper, Ouze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河乌科动物河乌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clus cinclus (Linnaeus)采收

  • 大透骨消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透骨消药材名称大透骨消拼音Dà Tòu Gǔ Xiāo别名地檀香、透骨消来源杜鹃花科大透骨消Gaultheria forrestii Diels,以根、叶入药

  • 兴安薄荷

    药材名称兴安薄荷别名野薄荷来源唇形科兴安薄荷Mentha sachalinensis Kud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性味辛,凉。功能主治驱风解热。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牙痛。用法用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