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齿叶泥花草

齿叶泥花草

药材名称齿叶泥花草

拼音Chǐ Yè Ní Huā Cǎo

别名锯齿草、五月莲。

出处《广西中草药》

来源玄参科植物齿叶泥花草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0~20厘米。茎分枝,下部常伏地,有细条纹。叶对生,矩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长1.5~3.5厘米,宽0.5~1厘米,先端钝或短尖,边缘有密而锐利的锯齿,两面绿色无毛;无柄。总状花序顶生,长3~6厘米:花对生,具短柄,有苞片;萼片5,绿色;花冠紫红色或白色。蒴果小,线状圆柱形,长约1厘米。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水沟边、稻田、路旁阴湿处。分布广西、广东等地。

性味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逐瘀破血,消肿止痛。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疮疖肿毒,产后腹痛。

复方①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鲜齿叶泥花草三至四两。捣烂绞汁冲酒服,渣敷伤处。

②治疮疖肿毒:鲜齿叶泥花草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

③治产后腹痛:鲜齿叶泥花草一至二两,同鸡肉二两煎汤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雷公连

    药材名称雷公连拼音Léi Gōnɡ Lián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Amydrium别名大医药、大软筋藤、九龙上调、野红苕、青藤、雷公药、风湿药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

  • 樟树叶

    《中药大辞典》:樟树叶药材名称樟树叶拼音Zhānɡ Shù Yè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樟木"条。性味《

  • 红帽顶

    《中药大辞典》:红帽顶药材名称红帽顶拼音Hónɡ Mào Dǐnɡ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桐的叶。原形态形态详"大毛桐子根"条。性味《陆川本草》:&q

  • 牛舌草

    《中药大辞典》:牛舌草药材名称牛舌草拼音Niú Shé Cǎo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蓼科植物齿果酸模的叶。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米左右,多分枝。叶互生,具柄;叶长

  • 长柄蕗蕨

    药材名称长柄蕗蕨拼音Chánɡ Bǐnɡ Lù Jué英文名Long-stipe Mecodium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长柄蕗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diu

  • 柳叶剑蕨

    药材名称柳叶剑蕨拼音Liǔ Yè Jiàn Jué别名肺痨草、石虎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剑蕨科植物柳叶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xogramme salicifol

  • 心叶百合

    药材名称心叶百合拼音Xīn Yè Bǎi Hé别名大叶百合、山菠萝根、荞麦叶贝母、荞麦叶大百合来源为百合科心叶百合属植物心叶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 (W

  • 药材名称芋拼音Yù别名芋头来源天南星科芋Colocasia esculenta (L.)Schott,以块茎、叶及叶柄、花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地栽培。性味块茎:辛,平。有小毒。茎、叶:辛,平

  • 大叶狼豆柴叶

    药材名称大叶狼豆柴叶拼音Dà Yè Lánɡ Dòu Chái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叶。性味性凉,味甘苦。功能主治解

  • 滇瓦花

    药材名称滇瓦花别名瓦松、石花、指甲菜、指甲草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滇瓦花Sedum multicaule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鲜用或晒干。性味甘、辛,凉。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口腔炎,角膜云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