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九味汤

九味汤

普济方》卷二十六引《护命》:九味汤

药方名称九味汤

处方黄耆(锉)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陈皮(汤浸,去白,焙)1分,白术1分,诃黎勒皮1分,防风(去叉)1分,甘草(炙,锉)1分,桂(去粗皮)1分,细辛(去苗叶)1分。

功能主治肺气虚冷,胸中气微,不能太息,形体怯寒,鼻多清涕。

用法用量上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9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六引《护命》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方》:九味汤

药方名称九味汤

处方半夏4两,紫菀2两,款冬花2合,蜜1合,桂心2两,生姜2两,细辛2两,阿胶2两,甘草2两。

功能主治小儿咳逆喘息如水鸡声。

用法用量本方用法中“以水一斗”,原书作“以水一升”,据《幼幼新书》改。

摘录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方》

猜你喜欢

  • 桂花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桂花汤药方名称桂花汤处方干姜(炮)九两,桂心、甘草(炒),各九斤;缩砂仁三斤十四两。炮制上炒盐十四斤,同为末。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心腹刺痛,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呕逆

  • 麻根汤

    药方名称麻根汤处方麻根10枚。功能主治血淋;热淋,小便赤涩。用法用量上捣碎,以水2大盏,煎取1大盏,去滓,分2次服,如人行10里再服。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 保肺饮

    《丹台玉案》卷四:保肺饮药方名称保肺饮处方知母天门冬五味子川贝母杏仁各3克天花粉麦门冬紫菀茸款冬花百合桔梗苏子阿胶各2.5克功能主治主久患咳嗽,肺金衰弱,上气喘急,口干喉哑,痰中带血丝,或咯出鲜血,或

  • 川椒面拌粥

    药方名称川椒面拌粥处方川椒100粒(去目),白面2合。功能主治噎病,胸间积冷,饮食不下,黄瘦无力。用法用量上以醋淹椒令湿,漉出,于面中拌令匀,便于豉汁中煮,空心和汁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 调息丸

    药方名称调息丸处方陈皮、蔻仁、射干、紫菀、桑皮、桔梗、石碱、海浮石、旋覆花。制法水泛为丸。功能主治降气清热,开痰散结。主息贲。有胁下如覆盆状,令人洒洒寒热,背痛呕逆,喘咳。用法用量《外科证治全书》有白

  • 导滞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导滞散药方名称导滞散处方当归、大黄。炮制上等分,炒为末。功能主治治重物压迮,或从高坠下,作热五内,吐血、下血,出不禁止;或瘀血在内,胸腹胀满,喘粗气短。用法用量每二

  • 青桑膏

    药方名称青桑膏处方嫩桑叶制法上药研细。功能主治治乳硬作痛。用法用量米饮调,摊纸上,贴病处。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八

  • 益母草膏

    药方名称益母草膏来源为益母草经加工制成的煎膏。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味苦、甜。炮制取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1.25(80℃

  • 艾叶煎丸

    《圣惠》卷二十八:艾叶煎丸药方名称艾叶煎丸处方艾叶4两(微炒),白头翁1两。制法上为末,用米醋3升,先熬药末一半成膏,后入余药末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劳,脐腹疼痛,或时泄痢;兼治妇人劳后带下

  • 参术健脾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参术健脾汤药方名称参术健脾汤处方人参、橘红、茯苓、白蔻仁、山楂、麦芽、藿香、白术、白芍、山药。功能主治扶脾开胃,大补元气。主疟疾。用法用量肺火,去参、术,加麦冬、石斛、乌梅;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