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四神丸

四神丸

《中国药典》:四神丸

药方名称四神丸

处方豆蔻(煨)200g补骨脂(盐炒)400g五味子(醋制)200g吴茱萸(制)100g大枣(去核)200g

性状本品为浅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咸而带酸、辛。

炮制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1~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内科摘要》卷下:四神丸

药方名称四神丸

处方豆蔻(生用)60克补骨脂(炒)120克五味子60克吴茱萸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加红枣50枚,生姜120克,切碎,用水煮至枣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 《中成药研究》1981(9):31,四神丸及其拆方二神丸、五味子散,以及单味药五味子吴茱萸,对家兔离体肠管的自发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硷和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四神丸与肾上腺素抑制肠管作用的比较表明,本方的抑制作用并非通过α受体而起作用。

功能主治温肾暖脾,固涩止泻。治脾肾虚寒,大便不实,饮食不思,或食而不化,或腹痛,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现常用于慢性腹泻、肠结核等属脾肾虚寒之久泻或五更泄泻者。

用法用量每次50~70丸,空腹时服。

备注本方是《普济本事方》二神丸和五味子散二方组合而成。方中补骨脂温肾暖脾为君;吴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为臣,二者相配,脾肾兼治,使命门火足则脾阳得以健运,温阳涩肠之力相得益彰,五味子酸敛固涩,合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养胃,共为佐使。

摘录内科摘要》卷下

《古今医统》卷七十三引《医林集要》:四神丸

药方名称四神丸

处方五味子120克 熟地黄180克肉苁蓉500克菟丝子饼60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煮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禀赋虚弱,小便频数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七十三引《医林集要》

猜你喜欢

  • 附龙丸

    药方名称附龙丸处方附子(炮,去皮脐)、伏龙肝(少用)、肉豆蔻(生用)。制法上为细末,研饭为丸。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脏寒滑泄,或小儿吐泻。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饭饮吞下。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引《

  • 葛根丸

    《千金翼》卷十九:葛根丸药方名称葛根丸处方葛根3两,栝楼3两,铅丹2两,附子1两(去皮)。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渴,日饮1石水者。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本方用法:每服二十丸,煎茅根

  • 当归丸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当归丸药方名称当归丸处方当归22.5克(锉,微炒)人参22.5克(去芦头)白芍药15克 芎藭22.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白术15克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

  • 玉乳丹

    药方名称玉乳丹处方钟乳粉(依法炼)柏子仁(别研)干熟地黄当归(洗)各15克防风补骨脂(净拣,微炒)各7.5克(或加黄耆、茯苓)制法除别研者,碾细末,次入钟乳粉等拌匀,蜜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解颅。用

  • 加减导赤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导赤泻白散处方生地9g,木通6g,瞿麦6g,桑皮9g,桔梗6g,酒黄芩9g,赤芍9g,归尾6g,蝉蜕3g。功能主治心肺火盛,胬肉攀睛。胬肉肥厚,色赤,头嫩白而尖厚,壅塞刺痛,结眵粘稠者。用

  • 大五石泽兰丸

    药方名称大五石泽兰丸别名补益大泽兰丸处方钟乳2两半,禹余粮2两半,紫石英2两半,甘草2两半,黄耆2两半,石膏2两,白石英2两,蜀椒2两,干姜2两,泽兰2两6铢,当归1两半,桂心1两半,芎?1两半,厚朴

  • 大垂云膏

    药方名称大垂云膏处方当归1两,附子(去皮脐,生用)1两,芎?1两,防风1两,川升麻1两,槐子1两,细辛(去苗)1两,侧柏叶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分,甘草1分,桑

  • 治感风不能语

    药方名称治感风不能语处方以黄蓍、防风煮汤数斛。功能主治治感风不能语用法用量置床下熏之。备注昔唐许裔宗初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时有柳太后感风而不能言,脉沉而口噤。裔宗曰,既不能下药,宜汤气熏之,药入腠

  • 龙角散

    《圣惠》卷三十:龙角散药方名称龙角散处方龙角1两(赤锦纹者),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桂心3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虚劳失精。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摘录《圣惠》卷三

  • 保婴万灵丹

    药方名称保婴万灵丹处方巴豆1钱(微炒,研末)。功能主治小儿初生,口内两腮肿起。用法用量糁膏药上贴囟门。摘录《疡科遗编》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