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顺散

大顺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顺散

药方名称大顺散

处方甘草(长寸)三十斤,干姜杏仁(去皮.尖.炒)、肉桂(去粗皮.炙),各四斤。

炮制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烦躁,井花水调下,不计时候。

以沸汤点服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二:大顺散

药方名称大顺散

别名二宜汤

处方甘草(锉寸长)30斤,干姜4斤,杏仁(去皮尖,炒)4斤,肉桂(去粗皮,炙)4斤。

制法上先将甘草用白沙炒及8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再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温中散暑。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冷热不调,泄泻多渴,心腹烦闷,痢下赤白,腹痛后重;中阴暑,食少体倦,发热作渴,腹痛吐泻,脉沉微者。

用法用量二宜汤(原书卷十)。①《景岳全书》: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大顺散”。②本方改为丸剂,名“杏仁丸”(见《普济方》)。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脾胃者,喜燥而恶湿,喜温而恶寒,干姜肉桂散寒燥湿,杏仁甘草利气调脾,皆辛甘发散之药,升伏阳于阴中,亦从治之法也。如伤暑无寒证者,不可执泥。

2.《古方选注》:《局方》祖仲景大青龙汤,以肉桂桂枝,而变为里法。病由暑湿伤脾也,故先将甘草干姜同炒,辛甘化阳以快脾欲;再入杏仁同炒,利肺气以安吐逆;白沙,本草主治绞肠痧痛,用之拌炒,以燥脾湿;复以肉桂为散,俾芳香入阴,升发阳气以交中焦,去脾之湿,湿去而阳气得升,三焦之气皆顺,故曰大顺。

摘录《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疮痈消毒饮

    药方名称疮痈消毒饮处方防风、荆芥、独活、连翘、花粉、红花、银花、黄芩、牛蒡子、甘草、何首乌。功能主治痘疹后余毒不散,身热不除,或生痈疽者。用法用量胸腹,加瓜蒌;手臂,加桑枝;足腿,加牛膝;在上部,加桔

  • 参胡饮子

    药方名称参胡饮子处方人参1钱2分,柴胡1钱5分,黄芩1钱,甘草1钱,当归1钱,大黄1钱,白芍药1钱,生姜2片,大枣子1枚。功能主治痰热头疼,手足烦热,身体倦怠,肢节疼痛,嗜卧不安,饮食无味,大便闭结,

  • 紫石英圆

    药方名称紫石英圆处方乌贼鱼骨(烧灰)、山蓣、甘草(炙),各一两半;天门冬(去心.焙)、紫石英(研),各三两;紫葳、辛夷仁、熟干地黄、卷柏(去根)、禹馀粮(烧.醋淬七遍.研)、肉桂(去粗皮)、石斛(去根

  • 百一羌活饼

    药方名称百一羌活饼处方羌活(去芦头)1两,芎?1两,白僵蚕(炒)1两、鸡苏1两,干蝎(全者)14枚(炒)。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捏作饼子。功能主治小儿潮热。用法用量每服1饼,荆芥汤化下。摘

  • 豁痰丸

    《仁斋直指》卷七:豁痰丸药方名称豁痰丸处方南星90克半夏60克(各切作大片,用浓皂角水漫一宿,焙干,为末)白附子川灵脂 直僵蚕(炒去丝)华阴细辛白矾(煅枯)各30克全蝎11克(焙)制法上药为末,皂角浆

  • 接骨草散

    药方名称接骨草散处方接骨草2两,紫葛根1两(锉),石斛1两(去根、锉),巴戟1两,丁香1两,续断1两,阿魏1两(面裹煨,面熟为度)。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从高坠损,骨折筋伤。用法用量不拘时候,以温酒调

  • 百部膏

    《医学心悟》卷六:百部膏药方名称百部膏处方百部蓖麻子(去壳)白鲜皮鹤虱黄柏当归生地各30克 黄蜡60克 明雄黄末15克麻油240克制法先将百部等七味入油熬枯,滤去滓,再将油熬至滴水成珠,下黄蜡,至入水

  • 血风汤

    药方名称血风汤处方秦艽羌活防风白芷川芎芍药当归地黄白术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产后诸风。手足痿软无力,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舌淡苔白润,脉细。用法用量温酒调下50~7

  • 唤痔散

    《外科集腋》卷五:唤痔散药方名称唤痔散处方灵磁石1两,枯矾5钱,干姜(治,另研)3分,草乌尖(生)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姜汁调,敷痔上。摘录《外科集腋》卷五《外科正宗》卷三:唤痔散药

  • 透顶散

    药方名称透顶散处方细辛(表白者)3茎瓜蒂7个丁香3粒糯米7粒 脑子麝香各1黑豆大制法上将脑、麝入乳钵内研极细,将前四味另研为末,然后入乳钵内,荡起脑、麝令匀,用瓦罐子盛之,谨闭罐口。功能主治治偏正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