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柏叶丸

柏叶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柏叶丸

药方名称柏叶丸

处方柏叶30克(微炙)续断22克 芎藭22克禹余粮60克(烧,醋淬七遍)艾叶22克(微炒)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牡蛎30克(烧为粉)地榆30克(锉)熟干地黄30克当归22克(锉,微炒)丹参22克 蛇甲30克(炙微黄)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鳖甲30克(涂醋,炙微黄)赤石脂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崩中漏下不止,渐加黄瘦,四肢无力,腹内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次30丸,空腹时以温酒送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柏叶丸

药方名称柏叶丸

处方柏叶(去梗)黄连(去须)阿胶(炙令燥)地榆(锉)当归(焙)各15克

制法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脓血久痢,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米饮下,不拘时。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柏叶丸

药方名称柏叶丸

处方柏叶1两,乌梅肉(晒干)1两,皂荚1梃(去皮并子,水浸透,捣研取汁)。

制法上3味,除皂荚外,为末,将皂荚汁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痔肿痛,时有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温熟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秘传大麻风方》:柏叶丸

药方名称柏叶丸

处方侧柏叶(9蒸9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能生眉发。主大麻风,眉发脱落。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1日3次,开水送下。

摘录《秘传大麻风方》

《圣惠》卷七十三:柏叶丸

药方名称柏叶丸

处方柏叶1两(微炙),续断3分,芎?3分,禹余粮2两(烧,醋淬7次),艾叶3分(微炒),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牡蛎1两(烧为粉),地榆1两(锉),熟干地黄1两,当归3分(锉,微炒),丹参3分,鮀甲1两(炙微黄),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赤石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崩中漏下不止,渐加黄瘦,四肢无力,腹内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圣惠》卷三十三:柏叶丸

药方名称柏叶丸

处方柏叶1两(微炙),夜明砂1两(以糯米炒令黄)。

制法上为末,用牛胆汁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目。主青盲。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临卧时以竹叶汤送下;至五更初再服20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猜你喜欢

  • 大黄泻肝散

    药方名称大黄泻肝散处方郁李仁2钱半,荆芥2钱半,甘草5钱,大黄5钱。功能主治乌风内障。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 鲤鱼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鲤鱼粥药方名称鲤鱼粥处方鲤鱼1头(重500克,去肠洗净)商陆6克(锉)赤小豆18克紫苏茎叶6克功能主治利小便。治水肿。用法用量上药于净锅中,着水1.5升,煮鱼烂熟,空腹食之。其

  • 当归立效散

    药方名称当归立效散处方当归1两,大黄1两,乳香1钱。制法上锉碎,分作3服。功能主治凉血定痛。主眼睛疼痛。用法用量每服7钱,水2盏,煎至1盏半,去滓,食后、临卧温服。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 半夏苏子汤

    药方名称半夏苏子汤处方半夏5两(洗),苏子1升,生姜5两,大枣40个(擘),橘皮3两,桂心3两,甘草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卒上气,胸心满塞。用法用量水7升,煮取2升7合。分3服。注意忌海藻、菘菜、羊

  • 枳术汤

    《金匮要略》卷中:枳术汤药方名称枳术汤别名枳实汤(《产育宝庆集》卷上)、白术汤(《证治准绳·女科》)。处方枳实7枚白术30克功能主治治水饮内停,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煮取3

  • 丹青散

    药方名称丹青散处方银朱1钱,铜青1钱,松香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瘰疬已破者。用法用量有水,干敷之;如干,灯油调搽。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 大黄揭毒散

    药方名称大黄揭毒散处方大黄1两半,白及1两,朴消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热壅肿毒。用法用量井水调搽,干则润之。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 蚕蛹汁方

    药方名称蚕蛹汁方处方缲丝蚕蛹2合。制法烂研,生布绞取汁,空心顿饮之。非缲丝时,即须依时收取蚕蛹,晒干,捣罗为末。功能主治蛔虫。用法用量用时以意斟酌多少,和粥饮服之。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九

  • 荆芥蝉蜕汤

    药方名称荆芥蝉蜕汤处方荆芥9g,蝉蜕9g,银花9-15g,川柏9g,茯苓9g,丹皮9g,白薇9g,赤芍9g。功能主治慢性湿疹。用法用量水煎,内服。多量鳞屑,加当归、生地、首乌以养血润燥;皮色鲜红,加龙

  • 九味养脾汤

    药方名称九味养脾汤处方白术1钱2分,白芍药(酒炒)8分,白茯苓8分,人参6分,陈皮6分,川芎6分,甘草(炙)4分,黄耆(蜜炙)4分,当归(酒洗)4分,半夏6分,山楂6分,麦门冬6分。功能主治小儿大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