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羚角汤

柴胡羚角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羚角汤

药方名称柴胡羚角汤

处方鳖血柴胡6克 归尾6克 杜红花3克碧玉散9克(包煎)羚角片9克(先煎)桃仁9粒 小青皮4.5克 炒川甲3克 吉林人参3克 醋炒生锦纹9克

功能主治和解偏重破积主妇人温病发热,经水适断,热入血室,昼日明了,夜则谵语,甚则昏厥,舌干口臭,便闭溺短者。

用法用量水煎,临服调入牛黄膏3克。

备注此方以鳖血柴胡,入经达气,入络利血,提出少阳之陷邪,羚角解热清肝,起阴提神,并为君药;归尾、桃仁破其血结,青皮下其冲气,并为臣药;川甲、碧玉散、炒生军直达瘀结之处,以攻其坚,引血室之结热,一从前阴而出,一从后阴而出;妙在人参大补元气,牛黄膏清醒神识,并为佐使药。诸药相配,既能和解阴阳,又可大破血结,故适用于上症。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柴胡羚角汤

药方名称柴胡羚角汤

处方鳖血柴胡2钱,归尾2钱,杜红花1钱,碧玉散3钱(包煎),羚角片3钱(先煎),桃仁9粒,小青皮1钱半,炒川甲1钱,吉林大参1钱,醋炒生锦纹3钱。

功能主治和解阴阳,大破血结。主妇人温病发热,经水适断,少阳内陷阳明厥阴,昼日明了,夜则谵语,甚至昏厥,舌干口臭,便闭尿短。

用法用量临服调入牛黄膏1钱。

各家论述此方君以鳖血柴胡,入经达气,入络利血,提出少阳之陷邪;羚角解热清肝,起阴提神。臣以归尾、桃仁破其血结,青皮下其冲气。佐以川甲、碧玉散、炒生军直达瘀结之处,以攻其坚,引血室之结热,一从前阴而出,一从后阴而出。妙在人参大补元气,以协诸药而神其用。牛黄膏清醒神识,以专治谵语如狂。此为和解阴阳,大破血结,背城一战之要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猜你喜欢

  • 唤痔散

    《外科集腋》卷五:唤痔散药方名称唤痔散处方灵磁石1两,枯矾5钱,干姜(治,另研)3分,草乌尖(生)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姜汁调,敷痔上。摘录《外科集腋》卷五《外科正宗》卷三:唤痔散药

  • 第三真黄风汤

    药方名称第三真黄风汤处方炙黄耆3钱,防风根3分,人参1钱半,大熟地4钱,云茯苓3钱,炙甘草5分,制半夏1钱半,福橘皮1钱,麸炒枳实5分,豨签3钱。功能主治真中风,服第一、二真黄风汤后,表里俱和,诸证悉

  • 大黄白芷

    药方名称大黄白芷处方大黄、白芷、肉桂各10克,樟脑2克,用白酒150毫升。制法共浸泡1日后,即可饮用。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扭伤腰痛,一般只须服1~2日,病即告愈,用之临床,屡获奇效。用法用量每次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药方名称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别名白术茯苓汤、茯苓白术汤、桂枝去桂加苓术汤处方芍药3两,甘草2两(炙),生姜(切)3两,白术3两,茯苓3两,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利水通阳。主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

  • 葛花汤

    药方名称葛花汤处方葛根面、小豆花、藿香叶、白豆蔻、益智仁、缩砂仁、香附子、车前子、葛花、葛蕊、白檀、木香、丁香、沉香、橙皮、陈皮、姜屑、官桂、白术、泽泻、茯苓、人参、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汤点服,

  • 白虎葛根汤

    药方名称白虎葛根汤处方知母、石膏、葛根、白芷。功能主治阳明里热头痛,有汗发热,脉洪而数,烦渴引水。用法用量若带太阳表邪,加羌活、防风、川芎;症兼少阳者,加柴胡,川芎;小便黄赤,加木通、滑石;大便不通,

  • 接舌金丹

    药方名称接舌金丹处方生地人参(透明者)龙齿(透明者)各9克象皮3克冰片1克 土狗(去头、翅)3个 地虱20个制法先将人参等药俱研细,后用土狗、地虱捣烂,入前药末内捣匀,佩身上三日,干为末,盛在瓶内备用

  • 理脾却瘴汤

    《医学入门》卷七:理脾却瘴汤药方名称理脾却瘴汤处方陈皮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黄芩1钱,半夏1钱,山栀1钱,山楂1钱,苍术8分,神曲8分,黄连7分,前胡7分。功能主治游宦四方,水土不服者。用法用量加

  • 恒山鳖甲散

    药方名称恒山鳖甲散处方恒山8分,鳖甲8分,乌梅20个,甘草8分,犀角6分,桃仁3-7个,知母、石膏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痰鬼瘴疟。用法用量方中知母用量原缺。摘录《鸡峰》卷十四

  • 泄肝和胃化湿汤

    药方名称泄肝和胃化湿汤处方炒苍术9克,川朴5克,陈皮5克,木香5克,姜半夏9克,茯苓9克,桂枝3克,炒白芍9克,香橼皮9克,建神曲12克。功能主治泄肝和胃化湿。主肝有郁热,胃蕴痰湿。用法用量水煎服,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