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

《中国药典》:桂枝茯苓丸

药方名称桂枝茯苓丸

处方桂枝100g茯苓100g牡丹皮100g赤芍100g桃仁100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甜。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症。用于妇人宿有症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金匮要略》卷下:桂枝茯苓丸

药方名称桂枝茯苓丸

别名夺命丸(《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二)、牡丹丸(《普济方》卷三五七)、夺命丹(《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桂心茯苓丸(《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药五味,研末,炼蜜为丸,如兔屎大。

药理作用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中成药研究》1986(5):24~26,实验表明,静脉注射或口服本方,能明显降低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红细胞电泳速度。实验发现,该药显效于静注、口服两种给药途径,前者作用快,后者作用持久。且口服降低血浆比粘度的作用特强。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缓消症块。治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月经困难;经停腹胀痛;难产;胎死腹中;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服1丸,不知,加至3丸。

备注方中桂枝温阳通脉,芍药养血和营,桃仁破血消症,丹皮活血散瘀,茯苓益气养心。以蜜为丸,取其渐消缓散之义。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言庚孚方:桂枝茯苓丸

药方名称桂枝茯苓丸

处方桂枝15克,茯苓15克,桃仁(去皮尖)15克,丹皮15克,芍药15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瘕散结。主瘀滞胞宫,结而为患。

用法用量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早晚饭前服用10克。

摘录言庚孚方

《金匮》卷下:桂枝茯苓丸

药方名称桂枝茯苓丸

别名夺命丸、牡丹丸、夺命丹、仙传保命丹、安禳丸

处方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兔屎大。

功能主治下其症。化瘀生新,调和气血。主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3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妇人小产,下血至多,子死腹中,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白、面色黄黑,或胎上抢心,则闷绝欲死,冷汗自出,喘满不食,或食毒物,或误服草药,伤胎动气。

用法用量夺命丸(《妇人良方》卷十二)、牡丹丸、夺命丹(《普济方》卷三五七)、仙传保命丹、安禳丸(《胎产心法》卷中)。本方方名,《张氏医通》引作“桂心茯苓丸”。

各家论述①《金匮玉函经二注》:桂枝桃仁、丹皮、芍药能去恶血;茯苓亦利腰脐间血,即是破血。然有散有缓、有收有渗、结者散以桂枝之辛;肝藏血,血蓄者肝急,缓以桃仁、丹皮之甘;阴气之发动者,收以芍药之酸;恶血既破,佐以茯苓等之淡渗,利而行之。②《金匮要略方义》:本方为化瘀消症之缓剂。方中以桃仁、丹皮活血化瘀;则等量之白芍,以养血和血,庶可去瘀养血,使瘀血去,新血生;加入桂枝,既可温通血脉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调和气血;佐以茯苓之淡渗利湿,寓有湿祛血止之用。综合全方,乃为化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剂。制作蜜丸,用法从小量开始,不知渐加,亦有下症而不伤胎之意,更示人对妊娠病证应持慎重之法。如此运用,使症消血止,胎元得安,故本方为妊娠宿症瘀血伤胎之良方益法。

临床应用①症瘕(宫外孕)《山东医刊》(1966;3:15):宓某某,女,25岁。结婚8年未生育,四年前流产一次。这次月经两个月未来,前两天小腹突然疼痛剧烈,下坠,阴道点滴下血,血色紫黑。面黄瘦,语音低微,精神不振,急性病容,少腹疼痛拒按,舌苔白,脉沉滑。西医妇科检查:宫体增大如鸡卵,后穹窿饱满、触痛,似囊样感,宫体后与右侧附件有拳头大包块,压痛明显。西医诊断:子宫外孕。中医诊断:症积瘀血。患者拒绝手术,故以中药与桂枝茯苓丸,服3次后,第2天腹疼减轻,阴道下血成淡红色血水,其量增多,饮食增加,精神好转;又继续服至3天时,流出1块扁园形血块,淡红色,似烂肉状,并继续下黑紫色血,其量减少,腹痛消失,(但仍有压痛),脉搏沉缓;又续服3天,下血停止,腹部压痛消失。后穹窿稍有饱满,无压疼,中位子宫,附件双(一)。又继续服药2天后,所下血色变为鲜红,量多;改服加减胶艾汤2剂,下血停止,一切症状消除。继续观察1月,患者身体健康,月经来潮1次,持续4天。②产后恶露不净《蒲辅周医案》:陈某某,女,成年,已婚。1963年5月7日初诊:自本年3月底足月初产后,至今四旬,恶露未净,量不多,色淡红,有时有紫色小血块,并从产后起腰酸痛,周身按之痛,下半身尤甚,有时左少腹痛,左腰至大腿上3分之1处有静脉曲张,食欲欠佳,大便溏,小便黄,睡眠尚可,面色不泽,脉上盛下不足,右关弦迟,左关弦大,寸尺俱沉涩,舌质淡红无苔,由产后调理失宜,以致营卫不和,气血紊乱,恶露不化。治宜调营卫,和血消瘀。处方:桂枝1钱5分,白芍2钱,茯苓3钱,炒丹皮1钱,桃仁1钱(去皮),炮姜8分,大枣4枚,服5剂。16日复诊:服药后恶露已尽,少腹及腰腿痛均消失,食欲好转,二便正常,脉沉弦微数,舌淡无苦。瘀滞已消,宜气血双补,十全大补丸40丸,每日早晚各服1丸,服后已恢复正常。③盆腔炎《新中医》(1975;6:40):以桂枝茯苓汤治疗盆腔炎50例,其中慢性盆腔炎35例,治愈27例,疗效达77.1%,疼痛症状消失平均为16.4天,附件压痛减轻平均为18天,附件压痛消失平均18.9天。亚急性盆腔炎10例,治愈8例,疼痛症状消失平均为6.8天,附件压痛减轻平均为11.1天。急性盆腔炎5例,治愈4例,急性期合用各种抗菌素治疗。其余例数均为无效。

摘录《金匮》卷下

猜你喜欢

  • 加味参附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参附正气散处方人参2钱半,木香2钱半,白豆蔻2钱半,川芎半两,干姜半两,甘草半两,藿香半两,茯苓半两,黄耆半两,当归(去尾)半两,丁香半两,桂心半两,陈皮半两,白芷半两,缩砂仁半两,青皮(

  • 龙胆丸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龙胆丸药方名称龙胆丸处方龙胆22克(去芦、头)牛黄7.5克(细研)龙齿22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研入麝香6克,炼蜜和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热不退,变而为痫。用法用量每次5

  • 五倍子汤

    药方名称五倍子汤处方五倍子朴消桑寄生莲房荆芥各30克功能主治治痔疮脱肛等。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患处。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 中满分消汤

    药方名称中满分消汤处方川乌泽泻黄连人参青皮当归生姜麻黄柴胡干姜荜澄茄各0.6克益智仁半夏茯苓木香升麻各0.9克黄耆吴茱萸厚朴草豆蔻仁黄柏各1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中满寒胀,寒疝,腹中冷,心下痞,

  • 泻热栀子散

    药方名称泻热栀子散别名栀子汤、黄芩栀子汤处方栀子仁1两,赤芍药1两,犀角屑1两,赤茯苓1两,黄芩1两,射干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胃实热,苦头痛,汗不出,状如温疟,唇口皆干

  • 加味通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通气汤处方茴香、乌药、当归、芍药、香附、山楂子、陈皮、茯苓、白术、延胡索、吴茱萸、槟榔、泽泻、木香、甘草。功能主治产后小腹及腰疼,甚则肛门窘迫不可忍。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产科发蒙》卷

  • 桂枝麻黄汤

    药方名称桂枝麻黄汤处方桂枝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杏仁1两(去皮尖,麸炒黄)。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阳明中风,头痛口苦,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下之即小便难者;阳明病,5-6日至7

  • 调经种子第一神方

    药方名称调经种子第一神方处方淡吴萸1钱半(平时腹不痛,兼之火旺者,减去5分,体寒腹痛者加5分),全当归2-3钱,正川芎1钱半,杭白芍2钱(酒炒),嫩桂枝(手足常冷兼之麻痹者,用桂尖,否则用桂枝心,火旺

  • 诃子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诃子散药方名称诃子散处方诃子(炮,去核)甘草(炙)厚朴(姜制,炒)干姜(炮)草果(去皮)陈皮良姜(炒)茯苓神曲(炒)麦芽(炒)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心脾冷痛不可忍,及

  • 胆石通消糖浆

    药方名称胆石通消糖浆处方郁金15克,木香15克,黄芩15克,茵陈26克,川楝子9克,虎杖30克,玉米须20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清热利湿,调畅气机。主气郁湿阻。用法用量将木香打成粗粉,提取有效成分。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