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术养脾丸

椒术养脾丸

明医指掌》卷五:椒术养脾丸

药方名称椒术养脾丸

处方麦芽(炒)120克 白茯苓120克人参(去芦)60克苍术(米泔水浸,晒干,炒燥)60克白术(土炒)60克干姜(炮)15克砂仁15克 川椒(去目)9克甘草(炙)12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冷,心腹胀闷,呕逆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用姜汤送下。

摘录明医指掌》卷五

《医略六书》卷十九:椒术养脾丸

药方名称椒术养脾丸

处方人参1两半,白术2两(炒),炙草5钱,苍术1两(炒),川椒2两(炒),木香1两,茯苓3两,砂仁1两(炒),干姜1两(炒)。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益脾养胃,补火温中。主胃虚寒湿,腹痛泄泻,脉沉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煎化,温下。

各家论述脾虚胃弱,寒湿内滞而不能健运,故腹痛不止,泄泻不已焉。川椒补火温中,白术健脾燥湿,人参扶元补胃气,苍术燥湿强脾土,干姜暖胃祛寒,茯苓和脾渗湿,木香调气化,砂仁醒脾胃,炙草缓中益胃也。丸以米粥,下以米饮,总取益脾养胃之功,洵为补火温中之剂。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保命歌括》卷十九:椒术养脾丸

药方名称椒术养脾丸

处方平胃散1斤,川椒(去目及闭口,微炒出汗,为末)4两。

制法上用蒜、枣2味捣成膏,和平胃散、椒末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扶脾壮胃,顺气温中。主脏寒脾泄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空心酒或米饮、盐汤送下。

注意忌食生冷、腌藏阴物。

摘录《保命歌括》卷十九

猜你喜欢

  • 扶正散邪汤

    药方名称扶正散邪汤处方人参1钱,半夏1钱,甘草1钱,白术3钱,茯苓3钱,柴胡3钱。功能主治正气虚而邪气入,头痛发热,右寸脉大于左寸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傅青主男科》卷上

  • 八制茯苓丸

    药方名称八制茯苓丸处方白茯苓2斤半(须皮光结实者,去皮,打碎如枣核大,分为8制),黄耆6两(切片,水6钟,煎3钟,煮茯苓1分,干为度),肉苁蓉4两(酒洗,去筋,水6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人参6钱(

  • 二十六味牡丹煎丸

    药方名称二十六味牡丹煎丸处方牡丹皮1两,黑附子1两(炮),牛膝(酒浸一宿)1两,龙骨2两(细研,水飞过),五味子1两(生),官桂(去皮)1两,人参1两,槟榔2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当归1两,续断(

  • 安神补心丸

    《中国药典》:安神补心丸药方名称安神补心丸处方丹参300g五味子(蒸)150g石菖蒲100g 安神膏560g性状为棕褐色的浓缩丸或糖衣丸;味涩、微酸。炮制上四味,安神膏系取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各3份

  • 茯苓五皮散

    药方名称茯苓五皮散处方赤苓、猪苓、泽泻、腹皮、陈皮、桑皮、姜皮。功能主治水肿,脾虚泻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 赤麟丹

    药方名称赤麟丹摘录《经验方》卷下。为《玉钥》卷上“严氏赤麟散”之异名

  • 断根散

    药方名称断根散处方海螵蛸(火煅)。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哮喘。用法用量每服大人5钱,小儿2钱,黑砂糖拌匀调下。摘录《仙拈集》卷一

  • 昏厥复省汤

    药方名称昏厥复省汤处方玳瑁片3g,珍珠母30g(先下),辰麦冬9g,寒水石30g,蛇含石30g,朱茯神12g,天竺黄9g,陈胆星9g,川雅连2.4g,远志肉4.5g,干菖蒲4.5g,活磁石30g(先下

  • 川芎圆

    药方名称川芎圆处方川芎、龙脑、薄荷叶(焙干),各七十五。两细辛(洗)五两,防风(去苗)二十五两,桔梗一百两,甘草(炙)三十五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搜和,每一两半,分作五十圆。功能主治消风壅,化痰涎,利

  • 乱发膏

    药方名称乱发膏处方乱发如鸭子大1个,鲫鱼1头,雄黄2两,八角附子1个,苦参1两,猪膏1个。功能主治癣、疥。用法用量上附子等3物为末,猛火煎猪膏、发、鱼令尽,纳末药。敷疮上。摘录《医心方》卷十七引《删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