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沉香煮散

沉香煮散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沉香煮散

药方名称沉香煮散

处方沉香(锉)1两,茴香子(炒)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炒)1两,胡椒1两,荜澄茄1两,楝实(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膈气呕逆,饮食不下,心胸痞满。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葱白5寸(拍破),酒并童子小便各半盏,同煎6分,放温,和滓服。重者不过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沉香煮散

药方名称沉香煮散

别名沉香豆蔻散、沉香白豆蔻散

处方沉香(锉)3分,桂(去粗皮)1两,白豆蔻仁半两,石斛(去根)半两,巴戟天(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木香1两,人参3分,芎?1两,五味子3分,白术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黄耆(细锉)半两,藿香叶3分,荜澄茄3两,肉豆蔻(去皮)3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肝元风虚上攻,头目昏眩,肩背拘急,及脾气不和。

用法用量沉香豆蔻散(《鸡峰》卷十二)、沉香白豆蔻散(《普济方》卷十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沉香煮散

药方名称沉香煮散

处方沉香(锉)1两,木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人参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研)1两,甘草(炙)1两,槟榔(锉)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补虚。主脾元不和,中焦痞闷,气滞噎塞,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猜你喜欢

  • 光明散子

    药方名称光明散子处方制甘石(末)1两,硼砂1钱,冰片2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一切眼疾,时热翳膜。用法用量点眼。摘录《医统》卷六十一

  • 蟾灵膏

    《仙拈集》卷四:蟾灵膏药方名称蟾灵膏处方蟾酥、石灰各等分。制法和匀,成小饼。功能主治肿毒。用法用量贴疮头上,以膏盖之,即破。摘录《仙拈集》卷四《理瀹》:蟾灵膏药方名称蟾灵膏处方草乌、木鳖仁、灵仙、凤仙

  • 葛根解毒汤

    《麻科活人》卷二:葛根解毒汤药方名称葛根解毒汤处方葛根、荆芥、前胡、牛蒡子、防风、连翘、淡竹叶、人参、柴胡、桔梗、赤芍药、羌活、升麻、甘草。功能主治辛平发散。主麻疹,值时令时寒时暖。用法用量水煎服。摘

  • 护从丸

    药方名称护从丸处方川椒5钱,雄黄5钱,杏仁100粒(去皮尖)。制法上为末。烧酒打飞罗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预防杨梅疮传染。主用法用量杨梅疮发疮时,令侍从人服之。每服10余丸,空心白滚汤送下。摘

  • 保痘汤

    药方名称保痘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2钱,黄耆2钱,当归2钱,麦冬2钱,陈皮5分,荆芥1钱。功能主治大补脾胃之气,佐以补血。主痘疮7-8日,脾胃气弱,肝血不生,疮平浆薄,饮食少减。用法用量如痒,加白芷3分

  • 家秘润肺饮

    《症因脉治》卷三:家秘润肺饮药方名称家秘润肺饮处方米仁百合杏仁人参天门冬麦门冬知母五味子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治肺燥液干,肺气壅塞,喘咳气逆,时吐痰涎,右胁缺盆,牵引作痛,甚则喘息倚肩,不能睡卧

  • 朱砂煎

    药方名称朱砂煎处方龙脑0.3克乳香0.6克朱砂15克细辛白芷黄连秦皮各30克功能主治治肝虚积热,致患外障,初发目赤,泪出翳生,或退、或聚、或散,渐至瘀目不明。用法用量上为末,以水浸泡一昼夜,去滓取汁,

  • 调中五参丸

    药方名称调中五参丸处方人参1两,丹参1两,沙参1两,苦参1两,玄参1两,防风1两,蜀椒(去目闭口者)1两,附子(炮去皮)半两,干姜半两,葶苈1合(熬),大黄4两(蒸大黄于5升米下,及热切之,日晒干),

  • 二八木丹

    药方名称二八木丹处方阳丹8厘,阴丹2厘,粉霜2厘,元明粉(风化)2厘,硼砂2分,明矾1厘,麝香2厘,梅花片3厘。功能主治暴发赤眼,近年翳膜。用法用量方中阴丹、阳丹制法,见“一九金丹”。摘录《审视瑶函》

  • 琥珀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琥珀丸药方名称琥珀丸处方琥珀30克(细研)没药30克当归30克(锉,微炒)赤芍药30克 京三棱30克鳖甲30克(涂醋,炙微黄)虻虫30克(去姻、足,微炒)水蛭30克(炒令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