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白丸

温白丸

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崔氏方:温白丸

药方名称温白丸

处方紫菀22克吴茱萸22克 菖蒲15克柴胡15克厚朴15克(炙)桔梗15克 皂角22克(去皮、籽,炙)乌头75克(熬)茯苓15克 桂心15克干姜15克黄连15克 蜀椒15克(汗)巴豆7.5克(熬)人参15克

制法上十五味,合捣下筛,加白蜜和匀,更捣二千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里祛寒,消症除癖。治心腹积聚、症癖。

用法用量一服2丸,不知,渐增至5丸,以知为度。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崔氏方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温白丸

药方名称温白丸

处方半夏60克(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曝干)白术30克丁香7.5克

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宿食不消,痰饮留滞,小儿久泻,脾虚不食,食即泻下,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煎生姜汤送下;如腹痛并呕逆,食后服。小儿每服3~5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温白丸

药方名称温白丸

处方天麻(生)15克 白僵蚕(炮)白附子(生)干蝎(去毒)天南星(锉,汤浸七次,焙)各7.5克

制法上药同研为末,汤浸寒食面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虚,泄泻瘦弱,及因吐泻或久病后而成慢惊,身冷瘈疭者。

用法用量再于寒食面内养七日取出。每次服5~7丸,加至20~30丸,空腹时煎生姜米饮送下。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猜你喜欢

  • 坎气丹

    药方名称坎气丹处方坎气24条(男者良)人乳粉72克 熟地240克(砂仁45克、陈煮酒240克制,久晒者良)人参60克枸杞子120克制法上药烘燥,入磨为末,用酒酿120克,白蜜120克,同炼捣为丸。功能

  • 集圣汤

    药方名称集圣汤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锉)1两,荜澄茄1分。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脾胃气不足,风冷乘之,与正气交击,心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

  • 韭汁酒

    药方名称韭汁酒别名韭汁饮处方韭菜汁、清酒各等分。功能主治散气行血。主胸膈常时疼痛,得热则减,得寒则增者。赤痢,心痛。用法用量韭汁饮(《梅氏验方新编》卷二)。各家论述上件证,死血也。故用韭汁消瘀,清酒行

  • 荆防生地汤

    药方名称荆防生地汤处方防风1钱,荆芥1钱,赤芍8分,生地8分,银花8分,木通5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身痒难忍者。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 定喘陈皮汤

    药方名称定喘陈皮汤处方陈皮(去白)半斤,明矾2两半(铫内飞,同陈皮炒香熟),甘草(炙)2两,半夏5两(换水煮过,每个切4片,用明矾泡,汤浸露7日7夜,漉去,用生姜捣成饼,慢火焙干用)。制法上为细末。功

  • 粉散

    《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婴孺方》:粉散药方名称粉散处方牡蛎(煅)3分,乌头(烧)3分,麻黄根3分,石膏1分,真朱2分,麝半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尔朱丹,及一切丹。用法用量粢米粉2升,和散微炒,绢袋盛

  • 和解化疟汤

    药方名称和解化疟汤处方葛根2钱,银柴1钱半,黄连1钱半,草果仁1钱半(研),槟榔3钱,藿香2钱,陈皮2钱,厚朴2钱(炙),猪苓3钱,茵陈2钱。功能主治和解少阳表里之半,分消三焦上下之势。主疟疾。用法用

  • 甘草泽泻汤

    药方名称甘草泽泻汤处方生甘草30克,炙甘草30克,泽泻30克。功能主治益气生血,养血复脉。主气血虚亏。(室性早搏)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于天星方

  • 黑虎散

    《百一》卷十一:黑虎散药方名称黑虎散处方干姜1两,良姜1两,片子姜黄1两,巴豆30粒(新者用21粒,去壳)。制法将上三药锉如巴豆大,一处炒令焦黑色,去巴豆不用,将余药为细末。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

  • 火筒散

    药方名称火筒散处方蚯蚓粪4钱,乳香2钱,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头风。用法用量用纸筒自下烧上,吸烟搐鼻内。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