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脾散

温脾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脾散

药方名称温脾散

处方诃黎勒皮(炮)、人参,各三分;甘草(炙)一分,白术木香茯苓(去皮)、藿香(去梗)、陈皮(去白)、黄蓍、桔梗,各半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脾胃气不和,腹胁虚胀,不欲乳食,困倦无力,壮热憎寒,并皆疗之。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钱子大片,淮枣一枚,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颅囟经》卷上:温脾散

药方名称温脾散

处方附子干姜甘草(炮,锉)各15克白术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温脾止泻。治小儿脾胃虚寒,水泻不止,食乳不消,吃奶频吐。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每次1.5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鲜鱼、毒物。

备注本方乃四逆汤加白术而成。方中重用白术健脾运湿;附子干姜温阳逐寒;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温阳健脾、祛湿止泻之功。

摘录颅囟经》卷上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温脾散

药方名称温脾散

处方人参15克(去芦头)白术15克 诃黎勒皮22克木香15克黄耆15克(锉)白茯苓15克藿香15克 陈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桔梗15克(去芦头)甘草7.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气不和,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许、大枣1枚,煎至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猜你喜欢

  • 石英汤

    药方名称石英汤处方紫石英9克,全当归9克,桑寄生9克,炒杜仲9克,丝瓜络9克,麦冬9克,肉桂1.5克,吴茱萸2.4克,川椒2.4克,乌药3克,橘叶4.5克,橘核12克,白芍6克。功能主治温经脉,调冲任

  • 平胃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药方名称平胃散处方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

  • 花光散

    药方名称花光散处方玳瑁屑2两半,蓝实(炒)1两半,安息香(别研)1两,丹砂(别研)1两,琥珀1两,牛黄(别研)半两,人参半两,麝香(别研)半两,贯众半两。制法上药除别研外,为细末,拌匀。功能主治服药过

  • 硫黄涂敷方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硫黄涂敷方药方名称硫黄涂敷方处方硫黄(细研)1两,(艹闾)茹(末)1两,斑蝥(去翅足,细研)半两。制法上为末和匀。功能主治月蚀疮,息肉。用法用量先用盐汤洗疮,后涂敷疮上。如干者以

  • 保命丹锭子

    药方名称保命丹锭子别名保命丹处方麝香(拣去毛皮,干研)3钱,辰砂(明透者,水飞净)3钱,冰片(梅花大块)1钱,珍珠(研细末)1钱,琥珀1钱,山豆根1两(熬汁另用),文蛤(洗净,煅)1两,山慈姑(洗去毛

  • 绛雪

    《简明医彀》卷五:绛雪药方名称绛雪处方软石膏(煅,飞)2钱,玄明粉2钱,朱砂(飞)1钱,硼砂1钱,冰片2分。制法上研细匀。功能主治舌疮,口疮,咽喉肿痛。用法用量频掺患处,咽下不妨;喉痛,芦管吹入。摘录

  • 白梅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白梅丸药方名称白梅丸处方白僵蚕不拘多少(直者,炒令黄色)。制法上为末,用陈白梅肉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毒、气毒瘰疬。用法用量每服30丸,熟水送下,空心、午后各1次。摘录《

  • 升麻干葛汤

    药方名称升麻干葛汤处方升麻桔梗各1.5克羌活川芎防风各3克 干葛4.5克,麻黄白芷各0.9克蝉蜕7个陈皮甘草各1.2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暴发两目红肿疼痛,恶寒发热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葱白1段

  • 戊已丸

    药方名称戊已丸处方吴茱萸(川中者,汤洗两三次)黄连(去须,好酒浸)各等分制法研细末,米糊为丸。功能主治清热化湿,温中止痛。治赤白痢。用法用量空腹时服30丸。赤痢,当归、黄连、甘草汤下;白痢,茱萸、生姜

  • 诃黎勒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诃黎勒丸药方名称诃黎勒丸处方诃黎勒皮川乌头(炮,去皮、脐)缩砂仁白矾(煅)各1.2千克 肉豆蔻(去皮,炮)木香干姜(炮)各600克龙骨(洗)赤石脂各2.5千克制法上为末,用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