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脾汤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大黄12克人参甘草干姜各6克附子9克

制法上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温补脾阳,攻下冷积。治脾阳不足,冷积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先煎后四味,临熟将大黄加入,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附子干姜温阳祛寒,人参甘草益气补脾,大黄荡涤积滞。诸药相配,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则诸证可愈。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大黄桂心各9克附子干姜人参各3克

制法上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痢疾经久不愈,脾肾阳虚,积滞未净者。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干姜45克当归黄柏地榆各60克阿胶(麸炒焦)茴香(炒)石榴皮黄连各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久痢阴虚,湿热未清,脾阳不振,下痢赤白相杂,腹中疠痛,里急后重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会约医镜》卷九: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淮山药(炒)5.4克 白茯苓3.6克白术(制)3克薏苡仁(炒,研)6克芡实(炒,研)6克 白扁豆(炒,研)6克桔梗2.4克 元砂仁(去皮,炒,研)1.5克甘草(炙)2.4克神曲(炒)1.2克 白莲肉(炒,研)6克秫米(炒,研)3克 红枣(去核)2枚

功能主治治脾虚失血。

用法用量水煎,中午时加白糖,开水调服。此方与滋阴汤每日同用,滋阴汤早、晚服,此方中午时服。

若气满者,加陈皮(去白)3克,或再加真苏子(炒,研)1.5克,或用广木香磨汁合服,若有冷涎及胃口寒者,加干姜(炒黄)0.9~1.5克,即加肉桂亦妙。

摘录《会约医镜》卷九

温病条辨》卷三: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草果6克桂枝9克生姜15克茯苓15克蜀漆9克(炒)厚朴9克

功能主治温脾截疟。治太阴三疟,腹胀不渴,呕水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猜你喜欢

  • 泻黄散

    药方名称泻黄散别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处方藿香叶21克 山栀子仁3克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风120克(去芦,切,焙)制法上锉,同酒、蜜微炒香,为细末。功能主治泻脾胃伏火。治脾胃伏火,口燥唇

  • 二冬清肺饮

    药方名称二冬清肺饮处方麦冬、天冬、杏仁、连翘、甘草、川贝、知母、兜铃、力子、栝楼。功能主治麻毒流连,肺虚气逆火郁,上气咳喘,连声不断,胸高肩耸,摇头摆手,衄血。用法用量加糯米,水煎服。摘录《麻症集成》

  • 地黄大补丸

    药方名称地黄大补丸处方龟版(酒炙)1两半,黄柏(酒炒)5钱,知母5钱(去皮,酒拌,捣膏),人参2两,生地黄1两半(酒拌,铜器蒸半日,捣膏)。制法上为细末,入二膏,炼蜜或酒糊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痈疽愈

  • 熟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熟干地黄汤处方熟干地黄(净洗.酒浸.蒸.焙)一两,人参三两,麦门冬(去心)二两,瓜蒌根一两,甘草(炙)半两。炮制上为散。功能主治治产后虚渴不止,少气脚弱,眼昏头眩,饮食无味。用法用量每服四钱,

  • 绿豆汤

    药方名称绿豆汤处方绿豆100克 白糖适量制法将绿豆加水500克,煮汤。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解渴清暑。适用于水痘。用法用量服用时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注意热退后即停服。摘录《民间验方》

  • 滋膵饮

    药方名称滋膵饮处方生箭耆15克 大生地30克 生怀山药30克 净萸肉15克 生猪胰子(切碎)9克功能主治治消渴。用法用量上五味,将前四味煎汤,送服猪胰子4.5克,至煎滓时,再送服所余4.5克。注意忌食

  • 芙蓉膏

    《疡医大全》卷八:芙蓉膏药方名称芙蓉膏处方芙蓉叶(秋采)18克 榆面60克 生大黄15克 皮消30克制法上药研细。功能主治束毒消肿。治阳证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用法用量葱汁、童便调敷,留顶。摘录《疡医

  • 赤龙丹

    《女科百问》卷上:赤龙丹药方名称赤龙丹处方禹余粮(煅)、乌贼骨、鹿茸(酒炙)、龙骨、干姜、当归、石燕子(煅)、阿胶(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酒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崩漏不止,余血作痛。用法用量

  • 加味参附汤

    《妇人大全良方》卷八:加味参附汤药方名称加味参附汤别名加减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卷八)。处方大附子75克(炮)大人参30克制法上二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脏腑虚寒,下痢纯白,状如鱼脑,脐腹冷痛,日夜无度

  • 鸡苏丸

    《杨氏家藏方》卷三:鸡苏丸药方名称鸡苏丸处方鸡苏叶250克荆芥穗30克防风(去芦头)30克黄耆(生用)生干地黄桔梗(去芦头,炒)各15克甘草川芎甘菊花各7.5克 脑子1.5克(别研)制法上药为细末,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