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牛黄上清丸

牛黄上清丸

《中国药典》:牛黄上清丸

药方名称牛黄上清丸

处方牛黄2g薄荷30g菊花40g荆芥穗16g白芷16g川芎16g栀子50g黄连16g黄柏10g黄芩50g大黄80g连翘50g赤芍16g当归50g地黄64g桔梗16g甘草10g石膏80g冰片10g

性状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除牛黄冰片外,其余薄荷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牛黄上清丸

药方名称牛黄上清丸

处方黄连24克 生石膏120克黄芩75克薄荷45克莲子心60克白芷24克桔梗24克菊花60克川芎24克赤芍24克当归75克黄柏15克荆芥穗24克栀子75克大黄120克甘草15克连翘75克朱砂18克 明雄黄18克牛黄3克冰片15克

制法上药中朱砂雄黄牛黄冰片分别研细,黄连等十七味药轧为细粉,与上四味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蜡皮封固,阴暗干燥处保存。

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三焦火盛,头痛目赤,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一至三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方以牛黄清心肝实火为君;配菊花薄荷连翘荆芥穗、白芷川芎桔梗甘草轻清上浮,疏风清热为臣;佐以黄芩黄连黄柏栀子苦寒燥湿,清热解毒;加石膏清泄气分实热,冰片辛凉散火,通窍利咽;又以大黄苦寒泄下,荡涤瘀热;赤芍当归地黄清热凉血散瘀。诸药配伍,具有良好的清热泻火,散风止痛功效。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猜你喜欢

  • 扶桑至宝丹

    药方名称扶桑至宝丹别名扶桑丸(《医方集解》)、桑麻丸(《医级》卷八)。处方嫩桑叶数十斤(须择家园中嫩而存树者,采集后,用长流水洗,摘去其蒂,晒干)巨胜子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润肠

  • 沉香金粟散

    药方名称沉香金粟散处方沉香(煨干)1两,干木瓜1两,人参(去芦)1两,诃子(炮,去核)1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夏(红曲炒)1两,木香(湿纸煨)1两,丁香(不见火)1两,槟榔1两,川芎1两,乌药

  • 混元丹

    《古今医鉴》卷十四:混元丹药方名称混元丹处方黄耆1钱(蜜炙),人参(去芦)1钱,缩砂(去皮)2钱,白茯神(去心皮)2钱半,益智(去壳)6钱,莪术(火,煨)3钱,山药(姜汁炒)2钱半,远志(甘草水泡,去

  • 三黄补血汤

    药方名称三黄补血汤处方牡丹皮黄耆升麻各3克当归柴胡各4.5克 熟地黄川芎各6克 生地黄9克白芍药15克制法上药嚼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治亡血血虚。面赤善惊,六脉俱大,按之空虚者。用法用量每服

  • 败毒和中散

    《种痘新书》卷四:败毒和中散药方名称败毒和中散处方连翘、牛蒡1钱,黄连、枳壳6分,防风、荆芥、川芎、紫草4分,虫退3分,前胡8分,麦冬8分,玄参、黄芩。功能主治解毒。主痘症毒郁之甚,其火上炎,喉痛初起

  • 敛汗益脾汤

    药方名称敛汗益脾汤处方黄耆、人参、白术、茯苓、扁豆、山药、陈皮、半夏、葛根、甘草(炙)各等分。功能主治气虚脾弱,盗汗。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简明医彀》卷四

  • 灵液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灵液丹药方名称灵液丹处方乌梅(去核.炒)、寒水石(火煅.研飞)、瓜蒌根、石膏(研)、葛根、赤茯苓,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龙脑(别研)一钱。炮制上捣,罗为

  • 大牛黄丸

    药方名称大牛黄丸处方牛黄半两,生脑子半两,朱砂(研)1两半,天南星(浆水浸,火煮透,切,焙)1两,乌蛇(酒浸,取肉)1两,白僵蚕(炒)1两,天麻1两,人参1两,干全蝎(炒)3分,白附子(炒)3分,水磨

  • 泻子汤

    药方名称泻子汤处方玄参90克甘菊花30克知母9克天花粉9克功能主治泻胃火。治心胃火盛,发狂,腹满不得卧,面赤心热,妄见妄言,如见鬼状。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四

  • 山楂麦芽饮

    药方名称山楂麦芽饮处方炒山楂10~15克 炒麦芽10~15克 红糖适量制法把山楂、麦芽及红糖一同放入搪瓷杯内,加水煎汤,煎沸5~7分钟后,去渣取汁。功能主治去积滞,助消化。适用于小儿伤食。用法用量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