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

伤寒论》:白头翁汤

药方名称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15g黄柏12g黄连6g秦皮12g

来源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退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本方与芍药汤同为治痢之方。但本方主治热毒血痢,乃热毒深陷血分,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使热毒解,痢止而后重自除;芍药汤治下痢赤白,属湿热痢,而兼气血失调证,故治以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进,且取“通因通用”之法,使“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两方主要区别在于:白头翁汤是清热解毒兼凉血燥湿止痢,芍药汤是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

江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足阳明、少阴、厥阴药也。白头翁苦寒能入阳明血分,而凉血止痢;秦皮苦寒性涩,能凉肝益肾而固下焦;黄连凉心清肝,黄柏泻火补水,并能燥湿止痢而厚肠,取寒能胜热,苦能坚肾,涩能断下也。”《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常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用法用量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若外有表邪,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连翘、银花以透表解热;里急后重较甚,加木香槟榔枳壳以调气;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凉血和血;夹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导滞;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圆肉包裹),疗效更佳。

备注(1)本方为治疗热毒血痢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治要点。

摘录伤寒论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下:白头翁汤

药方名称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厚朴阿胶黄连秦皮附子黄柏茯苓芍药各6克干姜当归赤石脂甘草龙骨各9克大枣30枚粳米12克

制法上十六味,叹咀。

功能主治清热止痢。治赤痢下血,里急后重,连月不愈。

用法用量以水1.2升,先煮米令熟,出米纳药,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下

李文亮方:白头翁汤

药方名称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30克,黄连9克,黄柏9克,秦皮9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解毒止痢。主肠胃湿热,兼血分热毒,湿热毒邪结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文亮方

《千金》卷十五:白头翁汤

药方名称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2两,厚朴2两,阿胶2两,黄连2两,秦皮2两,附子2两,黄柏2两,茯苓2两,芍药2两,干姜3两,当归3两,赤石脂3两,甘草3两,龙骨3两,大枣30个,粳米1升。

功能主治赤滞下血,连月不愈。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先煮米令熟,出米,纳药煮取3升,分4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伤寒》厥阴例中白头翁汤治热痢下重,《金匮》加甘草阿胶治下痢虚极,更合驻车丸治洞痢无度,并取附子龙骨、石脂佐干姜以固内崩。因白头翁秦皮黄柏苦寒萃聚,故黄连为之量减,详白头翁汤本治热痢后重,此方条下虽不言后重,然不用白术而用厚朴,其意可知。茯苓、芍药、大枣粳米稼穑之类,则与白术功用不殊。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录验》:白头翁汤

药方名称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2两,干姜2两,甘草(炙)1两,当归1两,黄连1两半,秦皮1两半,石榴皮1两(生者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寒痢急下及滞下。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分为4服。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录验》

普济方》卷三五五:白头翁汤

药方名称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刘寄奴花亦可)2两,甘草2两,阿胶2两,黄连3两,柏皮3两,陈皮3两。

功能主治清风火,平肝。主产后下痢虚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碗半,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五

普济方》卷三九七:白头翁汤

药方名称白头翁汤

处方黄连(去须)1两,白头翁半两,酸石榴皮(炙)半两,犀角(镑屑)半两(一方无犀角)。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小儿热毒下痢如鱼脑,手足壮热。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半钱,水7分,煎至4分,去滓,分温2服,空心、午间、晚各1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普济方》卷二一二:白头翁汤

药方名称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2两,黄连3两,柏皮3两,椿皮3两。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热痢滞下,下血连月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水1盏,煎7分,去滓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二

明医指掌》卷四:白头翁汤

药方名称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秦皮黄连各等分。

功能主治协热自利,小便赤涩,热痢下重。

摘录明医指掌》卷四

《杏苑》卷四:白头翁汤

药方名称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2两,黄连3两,黄柏2两,陈皮2两。

功能主治湿热痢疾。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1斗,煮5升,去滓,每服1升。

各家论述治一切湿热痢疾,法当清理湿热也。经云,苦可以胜热。是以用白头翁黄连黄柏陈皮等诸苦寒之剂,以胜湿清热。

摘录《杏苑》卷四

猜你喜欢

  • 定肺止嗽饮

    药方名称定肺止嗽饮处方天冬2钱,桔梗4分,紫苏4分,知母1钱,甘草4分。功能主治孕妇咳嗽,属风属寒者。用法用量热嗽,加黄芩8分;虚嗽,加紫菀1钱,冬花6分;发喘,夜多嗽,加麻黄8分;虚损咳嗽,加瓜蒌1

  • 当归红花酊

    药方名称当归红花酊处方当归150g,红花50g,60%乙醇适量。制法取当归切成簿片后与红花混匀,按浸渍法浸渍7天,制成酊剂1000ml即得。功能主治调经养血。主月经不调,痛经。用法用量每次口服2-5m

  • 下痞锭

    药方名称下痞锭处方蛇床子15克 枯矾30克 川椒9克樟脑9克雄黄12克 芥穗9克五倍子9克硇砂9克制法上药八味,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老蜜为锭,重12克。功能主治清热,去湿,止痒。治妇人下病,阴门刺痒,

  • 骨碎补散

    《圣惠》卷六十九:骨碎补散药方名称骨碎补散处方骨碎补1两,当归3分(锉,微炒),白蒺藜3分(微妙,去刺),羌活3分,海桐皮1两,芎藭1两,桂心3分,仙灵脾1两,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3分,桃仁

  • 蟾酥膏

    《奇效良方》卷五十四:蟾酥膏药方名称蟾酥膏处方蟾酥5片(汤浸湿),腻粉1钱。制法将蟾酥于盆中,以腻粉同和令匀。功能主治肉刺。用法用量先用针拨破头边,以后涂药,密裹之。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四《医统》卷

  • 攻坚散

    药方名称攻坚散处方夏枯草30克,玄参30克,生牡蛎30克,昆布15克,姜半夏12克,海藻12克,青皮9克,陈皮9克,三棱6克,莪术6克。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化痰散结,行气破瘀。主痰气凝结。用法用量水煎服

  • 王瓜散

    药方名称王瓜散处方荆芥穗45克木香川芎天麻麻黄(去节)防风(去芦)细辛(去苗)甘草(炙)王瓜(灯心炒黄色)各15克制法上同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偏正头痛。用法用量每服6~9克,食后用热茶清调下。摘录《御药

  • 柴葛败毒散

    《痘科金镜赋》卷六:柴葛败毒散药方名称柴葛败毒散处方柴胡、葛根、前胡、防风、苏叶、荆芥、桔梗、羌活、甘草、人参、生姜。功能主治疹欲出之时面颊红,或头眩身体拘急;及既出身应凉,毒火极热,更反热甚而勿解。

  • 消谷丸

    药方名称消谷丸处方神曲180克 炒乌梅肉炮姜各120克麦芽9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蜜丸。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治脾胃虚弱,不能消化水谷,朐膈痞闷,腹胁膨胀,日久不愈,食减嗜卧,口无味者。用法用量每次用米饮

  • 加味六郁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郁汤处方香附、山栀(姜制)、苍术、神曲、川芎、当归、山甲、乳香、没药、半夏、茯苓、生姜。功能主治顺气宽中。主流注因暴怒所伤,抑郁所致,胸膈痞闷,中气不舒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