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脾丸

补脾丸

《百一选方》卷六: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别名缩脾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八)。

处方白术赤石脂豆蔻(面裹,煨)川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川白姜(炮)各30克荜茇(炒)神曲(炒)麦芽(炒)附子(炮,去皮、脐)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脾祛寒,涩肠止泻。主脾阳虚弱,滑泄不禁。

用法用量早、晚食前各服50丸,陈米饮送下。

摘录《百一选方》卷六

寿世保元》卷三: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白术(去芦)300克(分四份:一肉蔻,二五味子,三故纸,四吴茱萸各60克拌炒,去四味,只用白术)莲肉(去心,炒)人参各30克甘草白芍(炒)各15克木香(煨)12克山药(炒)陈皮各21克干姜(炒)9克

制法上为细末,煮粥加炒神曲末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健脾止泻。主肠胃虚寒,滑泄不禁,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淡姜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幼科发挥》卷三: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炙粉草1两,白芍(酒炒)1两,黄耆(蜜炙)1两,陈皮1两,当归身1两,山药1两,莲肉1两,神曲5钱,肉桂2钱5分。

制法上为末,荷叶水煮粳米糊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虚。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引丹溪方: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白术半两,白芍药2钱。

制法上为细末,饭为丸。

功能主治脾虚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

冬月,去芍药,加肉豆蔻泽泻服之;又不止者,加飞矾1钱半。

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引丹溪方

《证治宝鉴》卷八: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破故纸3两(用薏苡仁炒,去苡仁不用),白茯苓2两5钱,肉果4两(纸包,煨)(或加香椿根皮)。

制法上为末,加大枣半斤、生姜半斤,砂锅内煮熟,用枣肉为丸。

功能主治五更久泄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80丸,清晨枣汤送下。

注意忌生冷、鱼腥、房事。

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丹溪心法》卷三: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白术半斤,苍术3两,茯苓3两,陈皮3两。

制法粥为丸。

功能主治伤食。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验方》: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附子(炮)1两,蜀椒(汗)1两,桂心2两,赤石脂2两,黄连2两,人参2两,干姜2两,茯苓2两,大麦糵2两,陈面(炒)2两,石斛2两,当归2两,钟乳3两(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滑,胃虚弱,泄下不禁,饮食不消,雷鸣绞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酒送下,日3次。稍稍加之。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验方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豆蔻(炮,去壳,为末)1枚,龙骨(烧,研)1钱,乳香(研)1钱,芜荑仁(炒,研)1钱,麝香(研)1钱。

制法上为末,软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或下青白,或下瘀黑,或如凝脂。

用法用量每服5-7丸,陈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杨氏家藏方》卷六: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丁香1两,人参(去芦头)1两,胡椒1两,木香1两,茴香1两,肉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缩砂仁1两,神曲(炒)3分,大麦糵(炒)3分,木瓜3分,甘草(炒)3分,白术3分,乌梅肉(炒)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1丸。

功能主治中焦不和,脾胃虚弱,心腹冷痛,泄利不时,不思饮食,呕吐痰逆,面色痿黄,肌肉消瘦,怠惰嗜卧,噎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鸡峰》卷十四: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厚朴(去皮)1两(生姜1两,同杵令烂,焙干),白术1两,石脂1两,肉豆蔻1两,麦糵半两,荜茇半两,诃子半两,附子半两,神曲半两,干姜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痢不止,体重羸瘦,腹中胀急,饮食不化,遇寒则极,脉弦而迟,此脾胃素弱,为风冷则谷不化而水胜,久久不止,成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饮送下。未知,加至50丸。

摘录《鸡峰》卷十四

《百一》卷六: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白术1两,赤石脂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川厚朴1两(去粗皮,姜汁涂炙),川白姜(炮)1两,荜茇(炒)半两,神曲(炒)半两,麦糵(炒)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滑泄。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景岳全书》引作“缩脾丸”。

摘录《百一》卷六

猜你喜欢

  • 甘豆汤

    《普济方》卷三六一引《汤氏宝书》:甘豆汤药方名称甘豆汤处方黑豆1合,甘草1两(切)。功能主治小儿初生,下胎黄。用法用量加淡竹叶一握,能解五脏热毒。夏月产者,尤宜服之。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引《汤氏宝书

  • 豉栀汤

    药方名称豉栀汤别名豆豉汤、栀豆饮子、栀豉饮子处方豉2合,栀子仁7枚。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虾蟆黄。舌上青脉起,昼夜不睡。小儿蓄热在中,身热狂躁,昏迷不食。用法用量豆豉汤(《普济方》卷三八四)、栀豆饮子

  • 大黄拓洗方

    药方名称大黄拓洗方处方大黄4分,芒消4分,莽草2分(1作甘草3两),黄连6分,黄芩8分,蒺藜子5合。功能主治头面风瘙肿痒。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下消,以帛染拓之,每日1次。注意洗时勿近目。

  • 升麻顺气汤

    药方名称升麻顺气汤处方升麻1.4克葛根防风白芷黄耆人参各3克白芍药1.8克甘草苍术各1.5克功能主治治忧思过度,饮食失节,面色黧黑,心悬如饥,不欲饮食,气短而促。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医

  • 荡胞汤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荡胞汤药方名称荡胞汤处方朴硝、桃仁(去皮尖两仁者.熬)、茯苓、牡丹皮、大黄,各三两。人参、桂心、芍药、浓朴(炙)、细辛、牛膝、当归、橘皮,各二两。附子(一两半.炮去皮

  • 干疮散

    药方名称干疮散处方白矾1两,石胆(同于铁器内以炭火煨)1两,朱砂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毒气攻手足,指甲生疮及胬肉。用法用量掺疮上,以绵缠定,逐日换1遍。摘录《普济方》卷三○○

  • 止眩汤

    药方名称止眩汤处方钩藤30克,菊花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竹茹5克,白术10克,夏枯草12克,生地30克,车前子30克,怀牛膝15克,珍珠母30克,枸杞子12克。功能主治平肝潜阳,化痰止眩。

  • 沉香断红丸

    药方名称沉香断红丸处方沉香半两,当归(酒浸1宿,焙干)1两,川芎1两,白芍药1两,熟干地黄1两,阿胶(切碎,蛤粉炒成珠子)1两,续断1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下痢,赤多白少,

  • 干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卷四:干葛解肌汤药方名称干葛解肌汤别名葛根汤处方柴胡、干葛、甘草、黄芩、芍药、羌活、白芷、桔梗。功能主治伤寒足阳明胃经受证,目痛鼻干,不眠,微头痛,眼眶痛,脉来微洪。摘录《伤寒六书》卷四《

  • 救坏汤

    药方名称救坏汤处方人参5钱,茯苓5钱,柴胡1钱,白芍1钱,玄参5钱,麦冬5钱,白芥子2钱,当归5钱,陈皮5分。功能主治伤寒巳汗吐下,而仍身热如火之坏症。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妙在全不去救失吐、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