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新华字典>理的国语辞典解释

理读音为lǐ,意思是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古代指狱官、法官。姓。
理  部  首
部外笔画
7
理总笔画
理  结  构
左右结构
理同音字
常用字表
理是常用字
理统一码
理  五  笔
GJFG
理  仓  颉
MGWG
理  郑  码
CKB
四角号码
16115
通用字表
理是通用字

理字读音

lǐ ㄌㄧˇ

理字笔顺

横、横、竖、提、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理笔顺图解请看:理笔顺)

理相关字典

理国语辞典解释

理 lǐ ㄌㄧˇ

# 动

  • 雕琢玉石。
    1.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其璞而得宝焉。」
    2.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者璞。」
  • 修整、整治、使整齐。
    1. 如:「整」、「治」、「理家」、「管」。
  • 办事、处置。
    1. 如:「办」、「处」、「代」。
  • 对别人的言行有所反应。
    1. 如:「答」、「理会」、「不理不睬」。
  • 温习、熟习。
    1. 如:「书不不熟。」
    2. 明·无名氏《闹铜台·楔子》:「英雄贯满东京府,曾兵书习六韬。」

# 名

  • 条纹、纹路。
    1. 如:「肌」、「纹」。
    2.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物异》:「建城县出燃石,色黄疏,以水灌之则热,安鼎其上,可以炊也。」
  • 事物的规律、意旨。
    1. 如:「天」、「公」、「真」、「义」、「定」。
  • 顺序、层次。
    1. 如:「有条有」。
    2. 《荀子·儒效》:「井井兮有也。」
  • 物理学科或自然学科。
    1. 如:「理化」、「理工」。
  • 姓。如殷商时代有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