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新华字典>口组词

口相关字典

口[kǒu]字在开头的词语

  • 口澳[kǒu ào]
      港口。
  • 口面[kǒu miàn]
      口角,争吵。
  • 口钱[kǒu qián]
      古代的一种人口税。汉代指口赋钱。
  • 口荐[kǒu jiàn]
      口头推荐。
  • 口辅[kǒu fǔ]
      指近口角处。一说即面颊上的酒窝。 面颊的下部,也指嘴边口辅微展
  • 口陈[kǒu chén]
      口头陈说。
  • 口译[kǒu yì]
      口头翻译(区别于‘笔译’)。 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口头翻译
  • 口紧[kǒu jǐn]
      说话小心,不乱讲;不随便透露情况或答应别人。 说话小心谨慎;不随便透露情况或应允别人一个口紧的私人秘书
  • 口碑[kǒu bēi]
      比喻群众口头上的称颂(称颂的文字有很多是刻在碑上的):口碑载道ㄧ口碑甚佳。
  • 口径[kǒu jìng]
      ①器物圆口的直径:天文台装有口径130毫米折射望远镜,供人们观察星空。②泛指要求的规格、性能等:螺钉与螺母的口径不合。③比喻对问题的看法和处理问题的原则:开会统一口径ㄧ咱俩说的口径要一致。
  • 口食[kǒu shí]
      1.食物。 2.犹口粮。
  • 口呐[kǒu nà]
      见“口讷”。
  • 口吃诗[kǒu chī shī]
      指用字多双声的诗。
  • 口误[kǒu wù]
      ①因疏忽而说错了话或念错了字。②因疏忽而说错的话或念错的字。 因疏忽而说错话或念错字
  • 口音[kǒu·yīn]
      发音时软腭上升,阻住鼻腔的通道,气流专从口腔出来的叫做口音,对鼻音(口腔不通气,鼻腔通气)和鼻化元音(口腔鼻腔都通气)而言。普通话语音中m,n、ng三个是鼻音,ng尾韵儿化以后前面的元音变成鼻化元音,其余都是口音,如ɑ,e,o,b,p,f等。
  • 口噤[kǒu jìn]
      口紧闭。
  • 口达[kǒu dá]
      口头传告。
  • 口疢[kǒu chèn]
      谓话难听,羞于出口。
  • 口象[kǒu xiàng]
      口之形状。
  • 口颊[kǒu jiá]
      1.指嘴附近的部位。 2.借指言语。
  • 口沫[kǒu mò]
      1.唾沫。 2.口吐白沫。 唾沫口沫飞溅
  • 口络[kǒu luò]
      系在动物嘴上的带子或罩在嘴上的口罩,用它防止动物吃东西和咬人。 系在动物嘴上的带子或罩在嘴上的口罩,用它防止动物吃东西和咬人
  • 口信[kǒu xìn]
      (口信儿)口头转告的话;口头传递的消息:请你给我家里捎个口信,说我今天不回家了。
  • 口内[kǒu nèi]
      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 口甜[kǒu tián]
      谓善以言语讨人喜欢;花言巧语。
  • 口号[kǒu hào]
      ①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呼口号ㄧ标语口号。②旧指口令②。
  • 口传[kǒu chuán]
      口头传授:口传心授ㄧ民间艺人大都用口传的方法来教徒弟。
  • 口燥唇乾[kǒu zào chún qián]
      亦作“口乾舌燥”。 亦作“口乾舌焦”。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叶圣陶《未厌集·小病》:“差不多一切的焦躁和乱想都会集中到这上头去。于是口干舌燥,头里岑岑地作响。”柯岩《东方的明珠》:“那时,是她和她一起制定计划,一起讲课,真是讲得口干舌燥,磨破了嘴皮。”袁静《伏虎记》第二回:“指导员跟他平心静气地讲道理,讲得口干舌焦。”
  • 口柔[kǒu róu]
      以言语媚人;奉承。
  • 口松[kǒu sōng]
      谓轻易透露情况或答应别人的要求。
  • 口惛[kǒu hūn]
      见“口惽”。
  • 口味[kǒu wèi]
      (口味儿)①饮食品的滋味:这个菜的口味很好。②各人对于味道的爱好:食堂里的菜不对我的口味◇豫剧最合他的口味。
  • 口引[kǒu yǐn]
      复姓。宋罗泌《路史.后纪五.黄帝》有口引氏。
  • 口香片[kǒu xiāng piàn]
      用甘草、各种芳香剂和胶制成的芳香丸剂或锭剂,用于除去口臭。 用甘草、各种芳香剂和胶制成的芳香丸剂或锭剂,用于除去口臭
  • 口敞[kǒu chǎng]
      形容口快。说话随便,不能保密。
  • 口敕[kǒu chì]
      1.亦作“口勑”。亦作“口勅”。 2.口宣诏敕。 3.帝王口头的诏令。
  • 口快[kǒu kuài]
      说话不加思索,冲口而出。 说话轻率,欠考虑心直口快
  • 口炎[kǒu yán]
      口腔黏膜发炎的病。症状是黏膜红肿,疼痛,有时局部形成溃疡。多由消化不良,感染病菌等引起。
  • 口感[kǒu gǎn]
      食物吃到嘴里时的感觉:这种面条吃起来口感好,营养也较丰富。
  • 口体[kǒu tǐ]
      口和腹;口和身体。
  • 口气[kǒu qì]
      ①说话的气势:他的口气真不小。②言外之意;口风:探探他的口气ㄧ听他的口气,好像对这件事感到为难。③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严肃的口气ㄧ诙谐的口气ㄧ埋怨的口气。
  • 口香糖[kǒu xiāng táng]
      糖果的一种,用人心果树分泌的胶质加糖和香料制成,只可咀嚼,不能吞下。
  • 口言[kǒu yán]
      1.说话。 2.谓亲口誓言。
  • 口蹄疫[kǒu tí yì]
      偶蹄目动物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病毒。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口腔黏膜和蹄部发生水泡且溃烂,嘴里流白沫,跛行。传染快,有时人也受感染。
  • 口白[kǒu bái]
      1.口头告诉。 2.道白。
  • 口直[kǒu zhí]
      言语爽直。
  • 口碱[kǒu jiǎn]
      〈方〉出产在西北地区的碱,过去多以张家口、古北口一带为集散地。
  • 口教[kǒu jiào]
      谓亲口训诲。
  • 口型[kǒu xíng]
      指说话或发音时的口部形状。
  • 口给[kǒu gěi]
      口才敏捷,能言善辩。
  • 口调[kǒu diào]
      1.指语气,口气。 2.指论调。 〈方〉∶语调;口气
  • 口多[kǒu duō]
      多嘴。
  • 口糜[kǒu mí]
      1.中医病症名。口舌糜烂。脏腑积热所致。 2.中医病症名。舌生白衣如霉,或生糜点如细碎饭粒,色白不痛,甚至弥漫满舌,及于唇内﹑上腭,属危候。多为热病后期伤阴所致。亦见于久病胃气衰败者。
  • 口乾舌焦[kǒu qián shé jiāo]
      见“口燥唇乾”。
  • 口谈[kǒu tán]
      口头述说:口谈和平。
  • 口奏[kǒu zòu]
      口头陈奏。
  • 口供[kǒu gòng]
      受审者口头陈述的与案情有关的话:问口供ㄧ不轻信口供。
  • 口吞三世[kǒu tūn sān shì]
      佛教语。谓忘记过去﹑现在﹑未来。
  • 口唾[kǒu tuò]
      唾液。
  • 口货[kǒu huò]
      口外出产的货物。
  • 口胃[kǒu wèi]
      1.对某种菜肴﹑味道的爱好。 2.引申为爱好。
  • 口角[kǒu jiǎo]
      嘴边:口角流涎ㄧ口角生风(形容说话流利)。另见kǒujué。
  • 口中虱[kǒu zhōng shī]
      捉虱时或置口中啮杀,故以喻难逃之敌。
  • 口称[kǒu chēng]
      口头上说:口称支持我,背地里却在拆我的台。
  • 口沉[kǒu chén]
      〈方〉口重。
  • 口案[kǒu àn]
      口头判决书。
  • 口无遮拦[kǒu wú zhē lán]
      指说话随意,不分场合。
  • 口占[kǒu zhàn]
      〈书〉①不打草稿,口头述说出来:口占电文。②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口占一绝。
  • 口对[kǒu duì]
      随口应对;口头回答。
  • 口剌[kǒu là]
      犹言嘴上不服。
  • 口福[kǒu fú]
      能吃到好东西的福气(含诙谐意):口福不浅ㄧ很有口福。
  • 口试[kǒu shì]
      考试的一种方式,要求应试人口头回答问题(区别于‘笔试’)。 采取口头回答的方式进行考试
  • 口笛[kǒu dí]
      1.口哨。 2.即哨子。
  • 口脗[kǒu wěn]
      见“口吻”。
  • 口诉[kǒu sù]
      口头控诉。如:代录口诉。
  • 口呿眸眙[kǒu qū móu chì]
      口张目瞪。形容惊恐。
  • 口袋阵[kǒu dài zhèn]
      类似口袋的包围阵势。
  • 口辨[kǒu biàn]
      见“口辩”。
  • 口头[kǒu tou]
      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a)区别于‘思想’或‘行动 ’:他只是口头上答应你。b)区别于‘书面’:口头汇报ㄧ口头翻译ㄧ口头文学。
  • 口诵[kǒu sòng]
      读出声音来:朗读。 读出声音来;朗读口诵心惟(一面读着,一面想它的意义和道理)
  • 口彩[kǒu cǎi]
      吉祥的话:祖父老脑筋,岁末年初要讨口彩。
  • 口腹[kǒu fù]
      指饮食:口腹之欲ㄧ不贪口腹。 指饮食口腹之欲
  • 口业[kǒu yè]
      1.佛教语。佛教以身﹑口﹑意为三业。口业,指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 2.指诗文的创作。唐宋人以诗文类绮语,故相比附。 3.藉以为生的产业。
  • 口实[kǒu shí]
      〈书〉假托的理由;可以利用的借口:贻人口实。∶话柄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国语.楚语下》
  • 口谭[kǒu tán]
      见“口谈”。
  • 口小[kǒu xiǎo]
      ‘口轻’。
  • 口角炎[kǒu jiǎo yán]
      多由缺乏维生素B2所引起的病。症状是口角糜烂,有时结痂,干裂,出血,张嘴时刺痛。
  • 口中蚤蝨[kǒu zhōng zǎo shī]
      见“口中虱”。
  • 口渴[kǒu kě]
      口干想喝水。如:我感到口渴。
  • 口外[kǒu wài]
      口北。 长城以北地区
  • 口数粥[kǒu shù zhōu]
      旧俗农历十二月廿五日煮赤豆粥,全家计口而食,称“口数粥”或“口数”。
  • 口稳[kǒu wěn]
      嘴紧,说话谨慎。
  • 口垢[kǒu gòu]
      持续低热的消耗性疾病中聚集在齿、唇上的痂。 持续低热的消耗性疾病中聚集在齿、唇上的痂
  • 口水话[kǒu shuǐ huà]
      指废话。
  • 口语体[kǒu yǔ tǐ]
      指白话文体。
  • 口算[kǒu suàn]
      ①边心算边说出运算结果。②见〖口赋〗。
  • 口含钱[kǒu hán qián]
      旧俗死人入殓时,于其口中置一铜钱(富贵人家或用金),谓之口含钱。常用以讽刺贪鄙者,意谓得此钱为死时用。
  • 口报[kǒu bào]
      1.口头告知。 2.口头报导,如广播等。
  • 口啜[kǒu chuò]
      嘴。
  • 口筭[kǒu suàn]
      见“口算”。
  • 口涎[kǒu xián]
      即口水。 口水
  • 口赋[kǒu fù]
      古代每户按人口缴纳的税。也叫口算、口钱、丁口钱。
  • 口子[kǒu zi]
      口子1量词,指人:你们家有几口子? 口子2 ①(山谷、水道等)大的豁口:山谷的口子上有一座选矿厂。②(人体、物体的表层)破裂的地方:不小心手上拉(lá)了一个口子。
  • 口授[kǒu shòu]
      ①口头传授(还没有文字记录的歌曲、方技等):我国许多地方戏曲都是由民间艺人世代口授而保存下来的。②口头述说而由别人代写:口授作战命令。
  • 口琴[kǒu qín]
      一种乐器,一般上面有两行并列的小孔,里面装着铜制的簧,用口吹小孔发出声响。 一种小的长方形的管乐器,上面有许多并列的小孔,里面装着簧片,用口吹小孔发声
  • 口齿[kǒu chǐ]
      ①说话的发音;说话的本领:口齿清楚(咬字儿正确)ㄧ口齿伶俐(说话流畅)。②指马、驴、骡等的年龄。
  • 口疮[kǒu chuāng]
      口炎、口角炎等的统称。 口腔粘膜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之小溃疡面或口角处的糜烂
  • 口颊坏疽[kǒu jiá huài jū]
      即走马疳。小儿急性病,常由麻疹﹑猩红热等传染病引起,症状是口腔黏膜部分组织溃疡,发黑,坏死,并向外溃烂,严重时发生昏迷。也叫走马牙疳或牙疳。
  • 口拙[kǒu zhuō]
      指不会说好话、嘴巴笨。
  • 口册[kǒu cè]
      户口册子。
  • 口敛[kǒu liǎn]
      按人口征税。
  • 口机[kǒu jī]
      犹口才。
  • 口令[kǒu lìng]
      ①战斗、练兵或做体操时以简短的术语下达的口头命令:喊口令。②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识别敌我的一种口头暗号,一般以单词或数字表示:问口令ㄧ对口令。
  • 口服[kǒu fú]
      口服1口头上表示信服:口服心不服。 口服2 内服。
  • 口头话[kǒu tóu huà]
      1.犹口语。 2.指常挂在嘴边的话。 3.指俗话。
  • 口伐[kǒu fá]
      用语言谴责,声讨。
  • 口抹[kǒu mǒ]
      油嘴滑舌。
  • 口惠[kǒu huì]
      〈书〉口头上许给人好处(并不实行):口惠而实不至。 口头上答应给人好处,却并不兑现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礼记.表记》
  • 口锋[kǒu fēng]
      指说话的气势。如:口锋凌厉。
  • 口累[kǒu lèi]
      1.家眷;家口。 2.指生计,生活负担。
  • 口谗[kǒu chán]
      谓能言善辩。
  • 口米[kǒu mǐ]
      1.古时官员的禄米。 2.指内蒙古地区所产之米。
  • 口数[kǒu shù]
      1.人数。 2.指口数粥。
  • 口藏[kǒu cáng]
      口诵之经藏。
  • 口写[kǒu xiě]
      口头描述。
  • 口刬[kǒu chǎn]
      见“口栈”。
  • 口浅[kǒu qiǎn]
      口快(多见于早期白话)。 口快(多见于早期白话)
  • 口苦[kǒu kǔ]
      指口内常有苦味的感觉。属实热症。多因肝胆有热,胆气蒸腾而致。《伤寒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灵枢.四时气》:“胆液泄则口苦”。宜分实热虚热论治。
  • 口布[kǒu bù]
      餐巾。
  • 口谕[kǒu yù]
      旧指上司或尊长口头的指示。 旧指上级或尊长口头的指示
  • 口述[kǒu shù]
      口头叙述:他口述,由秘书记录。
  • 口德[kǒu dé]
      说话的道德。谓不出口伤人。
  • 口淫[kǒu yín]
      用口腔刺激阴茎以获得性满足的行为。 用口腔刺激阴茎以获得性满足的行为
  • 口病[kǒu bìng]
      谓好用挑剔﹑指摘的言辞。
  • 口讷[kǒu nè]
      1.亦作“口呐”。 2.说话迟钝。
  • 口惽[kǒu mǐn]
      口吻。口音。
  • 口强[kǒu qiáng]
      犹言嘴硬;说话不让人。
  • 口才[kǒu cái]
      说话的才能:有口才ㄧ他口才好,说起故事来有声有色。
  • 口哨[kǒu shào]
      1.撮唇,中间留一小孔或将手指插口内,使气流涌出而形成的象吹哨子的声音。 2.哨子。用金属﹑竹木或塑料制成的能吹响的一种小型器物。其形制甚多,用途亦不一。
  • 口弦[kǒu xián]
      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简易乐器。
  • 口舌[kǒu shé]
      ①因说话而引起的误会或纠纷:口舌是非。②指劝说、争辩、交涉时说的话:指导员费了很多的口舌,才说服他躺下来休息。
  • 口吻[kǒu wěn]
      ①某些动物(如鱼、狗等)头部向前突出的部分,包括嘴、鼻子等。②口气 ③:玩笑的口吻ㄧ教训人的口吻。
  • 口淡[kǒu dàn]
      〈方〉‘口轻’。 指口内有淡而无味的感觉。多属脾胃虚。治宜以健脾、益气为主
  • 口论[kǒu lùn]
      口头论说。
  • 口兵[kǒu bīng]
      以口为兵器。比喻言语伤害人。
  • 口脂[kǒu zhī]
      1.古代用以防止寒冬口唇开裂的唇膏。 2.化妆用的唇膏;口红。
  • 口头文学[kǒu tóu wén xué]
      口耳相传,没有书面记载的民间文学。 口耳相传,没有书面记载的民间文学
  • 口声[kǒu shēng]
      1.犹开口。 2.语气,口气。 3.指口音。 4.议论。 众人的议论
  • 口事[kǒu shì]
      口舌之事。指进谗言。
  • 口诏[kǒu zhào]
      皇帝的口头诏令。
  • 口碎[kǒu suì]
      嘴碎,说话啰嗦。
  • 口袋[kǒu dai]
      (口袋儿)①用布、皮等做成的装东西的用具:面口袋ㄧ纸口袋儿。②衣兜:这件制服上有四个口袋儿。
  • 口器[kǒu qì]
      节肢动物口两侧的器官,有摄取食物及感觉等作用。 节肢动物口两侧的器官,有摄取食物及感觉等作用
  • 口辞[kǒu cí]
      言辞。
  • 口巴巴[kǒu bā bā]
      1.亦作“口吧吧”。亦作“口叭叭”。 2.多言貌。
  • 口井[kǒu jǐng]
      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 口语[kǒu yǔ]
      ①谈话时使用的语言(区别于‘书面语’)。②〈书〉毁谤的话。

口[kǒu]字的成语

  • 苦口恶石[kǔ kǒu è shí]
      石:古代石针。比喻逆耳而有益的规劝。
  • 一时口惠[yī shí kǒu huì]
      口惠:口头上许给别人以好处。口头上一时空言给人恩惠,事实上并没有兑现。
  • 口角生风[kǒu jiǎo shēng fēng]
      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形容说话流畅利落这种语言艺术要求演员唱得字正腔圆,说得口角生风
  • 信口雌黄[xìn kǒu cí huáng]
      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意乱说
  • 口出狂言[kǒu chū kuáng yán]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 众口交攻[zhòng kǒu jiāo gōng]
      许多人一齐谴责。
  • 余香满口[yú xiāng mǎn kǒu]
      吃过东西后满口都是余下的香味。比喻文学或艺术作品耐人回味。
  • 赞不容口[zàn bù róng kǒu]
      赞美的话口里已容纳不下。
  • 矢口否认[shǐ kǒu fǒu rèn]
      一口咬定,死不承认。
  •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
      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口头谴责,笔端讨伐他捐廉弃耻,向权门把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明. 汪廷讷《三祝记》
  • 交口荐誉[jiāo kǒu jiàn yù]
      交:一齐,同时;交口:众口一辞;荐:推举。异口同声地推荐和赞扬。
  • 目瞪口呆[mù dèng kǒu dāi]
      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 有口无行[yǒu kǒu wú xíng]
      有虚言而无德行。
  • 闭口捕舌[bì kǒu bǔ shé]
      犹言甕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 掩口葫芦[yǎn kǒu hú lú]
      捂着嘴笑。
  • 缄口无言[jiān kǒu wú yán]
      缄口:闭着嘴。闭着嘴,不说话。
  • 众口交荐[zhòng kǒu jiāo jiàn]
      许多人一致推荐。
  • 巧言利口[qiǎo yán lì kǒu]
      巧伪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 两肩荷口[liǎng jiān hé kǒu]
      犹言两个肩膀扛张嘴,比喻只会吃饭不会干事。
  • 肆口而食[sì kǒu ér shí]
      随意而吃。比喻一点也不拘束。
  • 口干舌燥[kǒu gān shé zào]
      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 辩口利辞[biàn kǒu lì cí]
      指善辩的口才,犀利的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 枉口拔舌[wǎng kǒu bá shé]
      比喻肆意胡说。多指造谣生事。 胡言乱语,拨弄是非,损毁他人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金瓶梅》
  • 口多食寡[kǒu duō shí guǎ]
      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 口说无凭[kǒu shuō wú píng]
      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空口所言,无凭无据 放你不值什么,只不知你谢我多少?况且口说无凭,写一张文契才算。——《红楼梦》
  • 衔口垫背[xián kǒu diàn bèi]
      衔口:给死者嘴里含上珍珠、玉石或米作压舌物;垫背:在死者垫褥下面放钱。指古时殓葬时的一种习俗。比喻死亡。
  • 赤口毒舌[chì kǒu dú shé]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极言诋毁的狠毒月蚀鸟宫十三度,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吃却月,不啄杀。——卢同《月蚀诗》
  • 虎口残生[hǔ kǒu cán shēng]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 鸡口牛后[jī kǒu niú hòu]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口无择言[kǒu wú zé yán]
      指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 口耳相传[kǒu ěr xiāng chuán]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指口头传授
  • 苦口婆心[kǔ kǒu pó xīn]
      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形容像耐心慈祥的老婆婆那样好心好意地反复劝慰
  • 众口交赞[zhòng kǒu jiāo zàn]
      众人交相赞美。
  • 开口见胆[kāi kǒu jiàn dǎn]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同“开口见心”。
  • 是非口舌[shì fēi kǒu shé]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极口项斯[jí kǒu xiàng sī]
      指满口赞誉。项斯、唐代诗人,为杨敬之所器重,敬之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之句。
  • 有口皆碑[yǒu kǒu jiē bēi]
      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碑:纪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纪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宫保的政声,有口皆碑。——《老残游记》
  • 相与一口[xiāng yǔ yī kǒu]
      串通一气,异口同声。
  • 出口伤人[chū kǒu shāng rén]
      说出话来污辱人;说出的话有损人的尊严。
  • 信口胡说[xìn kǒu hú shuō]
      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 口腹之累[kǒu fù zhī lěi]
      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 杀人灭口[shā rén miè kǒu]
      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
  • 青口白舌[qīng kǒu bái shé]
      指说话不知轻重,触犯忌讳。
  • 阖门百口[hé mén bǎi kǒu]
      指全家所有人。
  • 心拙口夯[xīn zhuō kǒu bèn]
      夯:同笨。心思笨拙,又不善于说话。
  • 河目海口[hé mù hǎi kǒu]
      河目:形状像河一样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长;海口:像大海一样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 绝口不道[jué kǒu bù dào]
      绝口:闭口。指闭口不谈。
  • 众口如一[zhòng kǒu rú yī]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同“众口一辞”。
  • 拖家带口[tuō jiā dài kǒu]
      带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 带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
  • 病从口入[bìng cóng kǒu rù]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许多疾病是由于吃了不洁净的东西或饮食不规律引起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晋. 傅玄《口铭》。亦作“病由口入”
  • 锦心绣口[jǐn xīn xiù kǒu]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 口祸之门[kǒu huò zhī mén]
      祸:灾祸。嘴是招惹祸患的大门。形容话多易惹祸。
  • 舌尖口快[shé jiān kǒu kuài]
      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 异口同声[yì kǒu tóng shēng]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亦作"异口同音”
  • 口诵心惟[kǒu sòng xīn wéi]
      诵:朗读;惟:思考。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 顺口溜[shùn kǒu liū]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
  • 口授心传[kǒu shòu xīn chuán]
      通过口头讲授和心领神会来传授。
  • 口如悬河[kǒu rú xuán hé]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 一口咬定[yī kǒu yǎo dìng]
      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 口若悬河[kǒu ruò xuán hé]
      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言谈有若滔滔流水,源源不绝于口,形容口才敏捷,善于辩解
  • 拉家带口[lā jiā dài kǒu]
      带着一家大小。 拉扯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他们都拉家带口,经济兴趣比年轻人强烈许多倍
  • 予人口实[yǔ rén kǒu shí]
      予:给予;口实:话柄。给人留下指责的话柄。 给人留下指责的话柄
  • 黄口小儿[huáng kǒu xiǎo ér]
      黄口:儿童;小儿: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黄口:本指雏鸟的嘴,转形容婴儿或儿童。指幼小的孩童崔悛窃言: 文宣帝为黄口小儿。——《北史.崔暹传》
  • 利口巧辞[lì kǒu qiǎo cí]
      利口:锋利的口才;巧辞:善于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 轻言肆口[qīng yán sì kǒu]
      指说话轻率、放肆。
  • 在人口耳[zài rén kǒu ěr]
      被人们所称道、传颂的。
  • 妄口巴舌[wàng kǒu bā shé]
      比喻胡言乱语。有时也指造谣污蔑。
  • 张口结舌[zhāng kǒu jié shé]
      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因理亏或惊惧而无言以对在他妻子的厉声斥责下张口结舌
  • 口尚乳臭[kǒu shàng rǔ xiù]
      乳臭:奶腥气。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
  • 搬口弄舌[bān kǒu nòng shé]
      挑拨是非。同“搬唇递舌”。
  • 羊落虎口[yáng luò hǔ kǒu]
      比喻处于险境,有死无生。
  • 免开尊口[miǎn kāi zūn kǒu]
      免:不要。不必开口说什么。多表示要求不会得到同意。 知道对方来意,先行拒绝,令其不必开口要是方才伯父合九公说的那套,我都听见了,免开尊口。——《儿女英雄传》
  • 口血未干[kǒu xuè wèi gān]
      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 古代会盟时必歃血,因以指新近结盟 口血未干而背之。——《左传》
  • 贻人口实[yí rén kǒu shí]
      贻:遗留;口实:话柄。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了话柄。 留下被人攻击的话柄
  • 众口嗷嗷[zhòng kǒu áo áo]
      嗷嗷:哀号声。形容人们因饥饿而嗷嗷哀号。
  • 食不充口[shí bù chōng kǒu]
      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糊口”。
  • 浑身是口[hún shēn shì kǒu]
      表示浑身都有能言善辩的嘴。
  • 缄口结舌[jiān kǒu jié shé]
      缄:封,闭;结舌:指不敢说话。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 百口莫辩[bǎi kǒu mò biàn]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百:言其多;莫:不;辩:辩解。即使长很多嘴也辩解不清 自知中计而百口莫辩
  • 金人缄口[jīn rén jiān kǒu]
      金人:铜制的人。缄口:封嘴,指缄默不言。铜人闭口不讲话。形容言词谨慎。亦作“金人三缄”。
  • 心口如一[xīn kǒu rú yī]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 口谐辞给[kǒu xié cí gěi]
      指言辞诙谐敏捷。
  • 张口吐舌[zhāng kǒu tǔ shé]
      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 掩口胡卢[yǎn kǒu hú lú]
      胡卢:笑貌。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
  • 信口胡诌[xìn kǒu hú zhōu]
      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 赞不绝口[zàn bù jué kǒu]
      不住口地称赞。 不住嘴的夸奖
  • 守口如瓶[shǒu kǒu rú píng]
      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闭口不说,像瓶口塞紧了一样。形容说话谨慎或严守秘密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 空口白话[kōng kǒu bái huà]
      形容只说不实行,或只说而没有事实证明。
  • 口吻生花[kǒu wěn shēng huā]
      比喻谈吐文雅。
  • 街头巷口[jiē tóu xiàng kǒu]
      巷:胡同。指大街小巷。
  • 佛口蛇心[fó kǒu shé xīn]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 改口沓舌[gǎi kǒu tà shé]
      重新转动舌头,改变原来的说法。
  • 信口开河[xìn kǒu kāi hé]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随意乱说刘姥姥是信口开河。——《红楼梦》
  • 折角之口[zhé jiǎo zhī kǒu]
      角:鹿角。折断鹿角的嘴。形容人口才很好,善于辩论。
  • 琅琅上口[láng láng shàng kǒu]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 口出不逊[kǒu chū bù xùn]
      逊:谦逊、恭顺。说出的话非常不谦逊。
  • 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
      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一篇一咏,脍炙人口。——林嵩《周朴诗集》
  • 矢口抵赖[shǐ kǒu dǐ lài]
      一口咬定,死不承认。
  • 众口捧月[zhòng kǒu pěng yuè]
      大家共同捧举月亮。比喻共同拥戴一个人。
  • 口吐珠玑[kǒu tǔ zhū jī]
      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
  • 一递一口[yī dì yī kǒu]
      彼此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替谈话,互相应答。
  • 口齿生香[kǒu chǐ shēng xiāng]
      嘴和牙齿都有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隽永宜人。
  • 门内之口[mén nèi zhī kǒu]
      门内:家里。家中的人口。
  • 口腹自役[kǒu fù zì yì]
      口腹:饮食。饮食自理,不靠他人。
  • 垂饵虎口[chuí ěr hǔ kǒu]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 口是心苗[kǒu shì xīn miáo]
      犹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 众口一词[zhòng kǒu yī cí]
      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形容大家说的话完全相同
  • 唇焦口燥[chún jiāo kǒu zào]
      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 冲口而发[chōng kǒu ér fā]
      不加思索地说出口来。
  • 噤口不言[jìn kǒu bù yán]
      噤:闭口不作声。闭着嘴不说话。
  • 口壅若川[kǒu yōng ruò chuān]
      比喻禁舆论之害。
  • 口体之奉[kǒu tǐ zhī fèng]
      奉:奉养。指衣食方面的奉养。
  • 佛心蛇口[fó xīn shé kǒu]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 片口张舌[piàn kǒu zhāng shé]
      形容卖弄口舌,搬弄是非。 同“骗口张舌”。
  • 饕口馋舌[tāo kǒu chán shé]
      比喻贪吃的人。
  • 掩口而笑[yǎn kǒu ér xiào]
      掩:捂。笑时捂住口,以防出声失礼。
  • 心直口快[xīn zhí kǒu kuài]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 摩口膏舌[mó kǒu gāo shé]
      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 利口捷给[lì kǒu jié jǐ]
      给:言辞敏捷。能说会道、言辞敏捷、善于应对。
  • 随口乱说[suí kǒu luàn shuō]
      随便乱说。 随便乱说的你不该随口乱说,把一件好事给弄糟了
  • 素口骂人[sù kǒu mà rén]
      以茹素之口骂人。比喻伪善。
  • 白费口舌[bái fèi kǒu shé]
      谈话一无所获。 谈话一无所获
  • 俗谚口碑[sú yàn kǒu bēi]
      俗:通俗。谚:谚语。口碑:指流传的口头俗语。广泛流传的通俗的谚语和俗语。
  • 空口无凭[kōng kǒu wú píng]
      单凭嘴说而没有什么作为凭据。只要用实物来证明。 只凭嘴说却拿不出真凭实据空口无凭,立字为证
  • 提心在口[tí xīn zài kǒu]
      心在口边,几乎要跳出来。形容担心、恐惧。
  • 餬口四方[hú kǒu sì fāng]
      餬口:勉强维持生活。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
  • 口巧手拙[kǒu qiǎo shǒu zhuō]
      巧:灵巧;拙:笨拙。光是嘴上能说,动手能力相当差。
  • 流脍人口[liú kuài rén kǒu]
      指(诗文等)被人广为传颂称美。
  • 牛口之下[niú kǒu zhī xià]
      借指卑下的地位。
  • 口有同嗜[kǒu yǒu tóng shì]
      每个人在口味上嗜好都相同。
  • 养家糊口[yǎng jiā hú kǒu]
      指勉强养活家人,使不饿肚。
  • 糖舌蜜口[táng shé mì kǒu]
      甜言蜜语,说讨人喜欢的动听的话。
  • 口头禅[kǒu tóu chán]
      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本指不明禅理,而袭取佛家现成套语润饰其言词。今泛指某人言谈间所爱用的习惯语,又叫口头语或口头语儿
  • 死不开口[sǐ bù kāi kǒu]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聱牙戟口[áo yá jǐ kǒu]
      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 口传心授[kǒu chuán xīn shòu]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 交口称赞[jiāo kǒu chēng zàn]
      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 谗口嗷嗷[chán kǒu áo áo]
      谗:讲别人的坏话;嗷嗷:形容七嘴八舌地诽谤人。形容众人以谗言诋毁人。
  • 哑口无声[yǎ kǒu wú shēng]
      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同“哑口无言”。
  • 佛口圣心[fó kǒu shèng xīn]
      佛的嘴巴,圣人的心肠。指言语温厚,心地慈善。
  • 碍口识羞[ài kǒu shí xiū]
      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 谗慝之口[chán tè zhī kǒu]
      专进谗言的恶人的嘴。
  • 杜口吞声[dù kǒu tūn shēng]
      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 有口莫辩[yǒu kǒu mò biàn]
      虽然有嘴却不能分辨。指有冤难伸,或内情曲折复杂,难以说清楚。
  • 虎口拔牙[hǔ kǒu bá yá]
      从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 从老虎口中拔牙。比喻所做之事十分危险
  • 风门水口[fēng mén shuǐ kǒu]
      指要冲。
  • 一口两匙[yī kǒu liǎng chí]
      比喻贪多。
  • 口不二价[kǒu bù èr jià]
      指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 口没遮拦[kǒu méi zhē lán]
      指说话没任何顾忌,信口胡言。
  • 口是心非[kǒu shì xīn fēi]
      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口所言说与心所思想不一致他的伪善和口是心非是无以复加的,几乎是堂而皇之的
  • 河门海口[hé mén hǎi kǒu]
      比喻说大话。
  • 众口铄金[zhòng kǒu shuò jīn]
      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铄金:熔化金属。众口一词,足能熔化金属。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 血口喷人[xuè kǒu pēn rén]
      比喻用恶毒的话污蔑或辱骂别人。 比喻用恶毒的话诬蔑、辱骂别人一向不曾错待你,只要你的良心,休血口喷人。——清. 李绿园《歧路灯》
  • 缄口如瓶[jiān kǒu rú píng]
      缄口:闭口不言。指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 噤口捲舌[jìn kǒu juǎn shé]
      指缄默不言。
  • 口角春风[kǒu jiǎo chūn fēng]
      口角:嘴边。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口角言语之间,可以像春风吹拂万物而助其生长。比喻替人美言,成就好事
  • 利口辩给[lì kǒu biàn jǐ]
      利口:锋利的口才。形容能言善辩。
  • 哑口无言[yǎ kǒu wú yán]
      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把某人驳斥或说得无言可对他们被人们说得哑口无言
  • 骂不绝口[mà bù jué kǒu]
      骂声不断。
  • 守瓶缄口[shǒu píng jiān kǒu]
      犹言守口如瓶。指闭口不言。
  • 破口大骂[pò kǒu dà mà]
      口出恶语大声骂人。
  • 一口三舌[yī kǒu sān shé]
      比喻唠叨、话多。
  • 口不应心[kǒu bù yìng xīn]
      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嘴里说的不相应于心中想的俺娘好口不应心也呵!——元. 王实甫《西厢记.夫人停婚》官人,你昨夜恁般说了,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醒世恒言》
  • 金口木舌[jīn kǒu mù shé]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口干舌焦[kǒu gān shé jiāo]
      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同“口燥唇干”。
  • 祸从口出[huò cóng kǒu chū]
      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 谓说话不小心,就会召来灾祸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晋. 傅玄《口铭》
  • 虎口余生[hǔ kǒu yú shēng]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从老虎嘴边逃出性命。比喻经历大危险侥幸不死况我本是虎口余生,诸事久已看破。——清. 李汝珍《镜花缘》
  • 心口相应[xīn kǒu xiāng yīng]
      想的与说的相一致。
  • 豁口截舌[huō kǒu jié shé]
      撕开嘴巴,截去舌头。指命人住嘴。
  • 统一口径[tǒng yī kǒu jìng]
      比喻大家对待问题采取一致的态度。 比喻大家对待问题采取一致的态度
  • 甘冒虎口[gān mào hǔ kǒu]
      指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 口齿伶俐[kǒu chǐ líng lì]
      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 苦口之药[kǔ kǒu zhī yào]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性急口快[xìng jí kǒu kuài]
      性子急,有话就说。
  • 目呆口咂[mù dāi kǒu zā]
      咂:用舌抵齿发声。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之声。形容惊呆的样子。
  • 磨破口舌[mó pò kǒu shé]
      比喻说了很多的话。 比喻说了很多的话任他们磨破口舌,苏冠兰只是一个不答应
  • 热心苦口[rè xīn kǔ kǒu]
      形容热心恳切地再三劝告。
  • 目瞪口噤[mù dèng kǒu jìn]
      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 钳口侧目[qián kǒu cè mù]
      口不敢言,斜目而视,指敢怒不敢言。
  • 讷口少言[nè kǒu shǎo yán]
      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 口含天宪[kǒu hán tiān xiàn]
      天宪:指朝廷法令。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
  • 杜口裹足[dù kǒu guǒ zú]
      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闭口不言,裹足不前。形容胆小恐惧,不敢向前杜口裹足,莫肯向秦耳。——《史记.范雎蔡泽传》
  • 出口成章[chū kǒu chéng zhāng]
      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 口绝行语[kǒu jué xíng yǔ]
      说话严谨,不外传。
  • 饭来张口[fàn lái zhāng kǒu]
      指吃现成饭。形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 骗口张舌[piàn kǒu zhāng shé]
      搬弄唇舌。亦作“片口张舌”。
  • 张口掉舌[zhāng kǒu diào shé]
      指发表言论。
  • 一口道破[yī kǒu dào pò]
      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 闭口不谈[bì kǒu bù tán]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 黄口孺子[huáng kǒu rú zǐ]
      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 血盆大口[xuè pén dà kǒu]
      指野兽凶残吞噬的大嘴。也比喻剥削者、侵略者蚕食鲸吞的巨大胃口。
  • 风口浪尖[fēng kǒu làng jiān]
      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比喻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地方,即危险最大的地方;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的前哨
  • 多口阿师[duō kǒu ā shī]
      指喜欢多话的人。
  • 绝口不提[jué kǒu bù tí]
      绝口:始终不开口;提:举出。指闭口不说话。
  • 口轻舌薄[kǒu qīng shé bó]
      形容说话刻薄尖酸。
  • 钳口结舌[qián kǒu jié shé]
      钳口:闭口。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形容不敢说话或说不出话来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汉. 王符《潜夫论》
  • 曲不离口[qǔ bù lí kǒu]
      意指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 有口难张[yǒu kǒu nán zhāng]
      有话不便开口说或不敢说。
  • 矢口猖言[shǐ kǒu chāng yán]
      犹言信口胡说。
  • 口中蚤虱[kǒu zhōng zǎo shī]
      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犹如口中之虱。故又作“口中虱”。
  • 以为口实[yǐ wéi kǒu shí]
      作为谈资。也指作为指责、攻击他人的把柄。
  • 朗朗上口[lǎng lǎng shàng kǒu]
      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 牙清口白[yá qīng kǒu bái]
      牙齿洁白,口齿清楚。比喻说话清楚明白。
  • 有口难开[yǒu kǒu nán kāi]
      有话不便开口说或不敢说。
  • 十字路口[shí zì lù kǒu]
      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纵横两条路交叉的地方,比喻面临重大问题时需要对去向作出抉择的境地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
  • 牙白口清[yá bái kǒu qīng]
      比喻说话清楚。
  • 破口痛骂[pò kǒu tòng mà]
      破口:恶语。满口恶语骂人。
  • 口耳之学[kǒu ěr zhī xué]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 良药苦口[liáng yào kǔ kǒu]
      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 口讲指划[kǒu jiǎng zhǐ huà]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
  • 心口不一[xīn kǒu bù yī]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是一回事。形容人的虚伪、诡诈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醒世姻缘传》
  • 搬口弄唇[bān kǒu nòng chún]
      搬:搬弄;弄:卖弄。指说长道短,挑拔是非或卖弄口才。
  • 顺口谈天[shùn kǒu tán tiān]
      指随便说话。
  • 脱口而出[tuō kǒu ér chū]
      不经考虑,随口说出。形容说话不慎重。也形容才思敏捷,可以对答如流。 随口说出话脱口而出,好像在此之前他一直困难地蹩着它
  • 三缄其口[sān jiān qí kǒu]
      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形容说话极其谨慎、不轻易开口
  • 易口以食[yì kǒu yǐ shí]
      犹易子而食。口,丁口。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 掩口失声[yǎn kǒu shī shēng]
      指忍不住笑出声来。
  • 金舌蔽口[jīn shé bì kǒu]
      比喻闭口不说话。
  • 口不绝吟[kǒu bù jué yín]
      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 闭口藏舌[bì kǒu cáng shé]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 心服口服[xīn fú kǒu fú]
      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真心信服,嘴里也承认
  • 口口声声[kǒu kou shēng shēng]
      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形容言谈再三重复他口口声声说他是上海人
  • 面朋口友[miàn péng kǒu yǒu]
      指非真诚相交的朋友。
  • 金口玉言[jīn kǒu yù yán]
      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原指皇帝说的话,后亦泛指不可改变的权威性的话
  • 瘏口哓音[tú kǒu xiāo yīn]
      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
  • 口耳并重[kǒu ěr bìng zhòng]
      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 口角锋芒[kǒu jiǎo fēng máng]
      口角:嘴边。言词尖锐,不让人。
  • 口讲指画[kǒu jiǎng zhǐ huà]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
  • 有口无心[yǒu kǒu wú xīn]
      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 嘴上说的厉害,心里却没有啥老爷此时早看透了邓九公是个重交尚义、有口无心、年高好胜的人。——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
  • 口不择言[kǒu bù zé yán]
      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 口角流涎[kǒu jiǎo liú xián]
      形容对喜爱又不能占有之物的羡慕之态。
  • 口碑载道[kǒu bēi zài dào]
      口碑:比喻群众口头称颂象文字刻在碑上一样;载:充满;道:道路。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
  • 弄口鸣舌[nòng kǒu míng shé]
      弄口:逞巧辩,搬弄是非;鸣:发声。掉弄口舌。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
  • 红口白牙[hóng kǒu bái yá]
      指一口咬定或指某句话确实说过。 指一口咬定。或指某句话确实说过
  • 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
      嘴上说的很甜美,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口中说话极亲切,心计多端图谋害人
  • 破口怒骂[pò kǒu nù mà]
      破口:恶语。满口恶语骂人。

口[kǒu]字在结尾的词语

  • 籍口[jí kǒu]
      犹户口。
  • 降口[jiàng kǒu]
      投降的人。
  • 死口[sǐ kǒu]
      不可改变的话。
  • 吝口[lìn kǒu]
      犹言自己省吃。
  • 呀口[yā kǒu]
      张大口。
  • 三岔口[sān chà kǒu]
      戏曲传统剧目。宋将焦赞获罪发配,途经三岔口,夜宿黑店,店主刘利华欲加杀害,任惠堂奉杨六郎命暗中保护,杀刘救焦。1951年改编本改为刘、任都为保护焦赞而发生误会,最后言归于好。
  • 溃口[kuì kǒu]
      (堤坝)坍塌决口。
  • 创口[chuāng kǒu]
      伤口。
  • 适口[shì kǒu]
      适合口味。
  • 盐酱口[yán jiàng kǒu]
      指说不吉利的话有应验。
  • 吊胃口[diào wèi kǒu]
      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欲望或兴趣。
  • 课口[kè kǒu]
      旧时依法纳税服役的男子。
  • 乳口[rǔ kǒu]
      城墙上的垛口。
  • 进出口[jìn chū kǒu]
      进口和出口的合称。
  • 井陉口[jǐng xíng kǒu]
      要隘名。九塞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县北井陉山上。又县西有故关,乃井陉西出之口。详“井陉”。
  • 尺口[chǐ kǒu]
      指婴儿。
  • 餬口[hú kǒu]
      谓寄食;勉强维持生活。
  • 夸海口[kuā hǎi kǒu]
      漫无边际地说大话。 漫无边际地说大话上次大会上他夸海口,如今果中其言
  • 河口[hé kǒu]
      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 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河段
  • 峡口[xiá kǒu]
      1.指西陵峡口,为长江出蜀的险隘。 2.泛称峡谷之口。
  • 释口[shì kǒu]
      住口,停口。
  • 三叉口[sān chā kǒu]
      不同去向的三条道路的交会处。
  • 糊口[hú kǒu]
      同‘口’。 勉强维持生活,填饱肚子粥以糊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 鼓口[gǔ kǒu]
      谓空口宣传。
  • 要口[yào kǒu]
      重要的关口。
  • 茬口[chá kǒu]
      1.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栽作物的种类和次序。 2.当口;机会。 3.指某种作物收割以后的土壤。
  • 辽口[liáo kǒu]
      辽河入海口。
  • 毒口[dú kǒu]
      恶毒的语言。
  • 塞口[sāi kǒu]
      犹塞门。
  • 荤口[hūn kǒu]
      曲艺表演中指低级、粗俗的话。
  • 崖口[yá kǒu]
      山崖间的豁口;谷口。
  • 鬼擘口[guǐ bò kǒu]
      见“鬼劈口”。
  • 古北口[gǔ běi kǒu]
      长城隘口之一。在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为古代军事要地。
  • 鬼劈口[guǐ pī kǒu]
      1.亦作“鬼擘口”。 2.谓随口乱说。
  • 气口[qì kǒu]
      1.中医切脉部位名。指寸脉。亦名寸口。 2.特指右手寸部肺经脉。肺主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称。
  • 冲口[chōng kǒu]
      见“冲口而出”。 指说话不加考虑,直率说出一位中年女社员冲口说:“吴劳模,你给指点指点吧。”
  • 闭口[bì kǒu]
      合上嘴不讲话,也比喻不发表意见:闭口不言。 闭住嘴不说话,不表态满屋子人都闭口无言
  • 入口[rù kǒu]
      1.进入嘴中。指饮食。 2.外国或外地区的货物运进来。 3.进入建筑物或场地所经过的门或口儿。
  • 枪口[qiāng kǒu]
      枪管的末端,即枪弹的射出口。 枪管的末端,即枪弹的射出口
  • 劈口[pī kǒu]
      立即张口。
  • 否口[pǐ kǒu]
      犹苦口。
  • 仇口[chóu kǒu]
      仇人之口。
  • 港口[gǎng kǒu]
      在河、海等的岸边设有码头,便于船只停泊、旅客上下和货物装卸的地方。有的港口兼有航空设备。
  • 山口[shān kǒu]
      1.山与山交会的隘口。 2.山中洞口。 3.琵琶﹑三弦之类乐器上端架弦处。箫管的吹窍也称“山口”。
  • 运口[yùn kǒu]
      港口。
  • 百口[bǎi kǒu]
      1.全家;近亲一族。 2.一百人。 3.满嘴。 4.众多的嘴。
  • 熟口[shú kǒu]
      1.娴于唱曲的人。 2.习常的说法。
  • 强口[qiáng kǒu]
      1.嘴硬;强辩。 2.犹夸口。
  • 多口[duō kǒu]
      多言,不该说而说。
  • 闲口[xián kǒu]
      闲话。
  • 胃口[wèi kǒu]
      1.指食欲。 2.比喻对事物的兴趣或欲望。
  • 螫口[shì kǒu]
      犹烫嘴。
  • 铄口[shuò kǒu]
      犹铄金。
  • 裂口[liè kǒu]
      1.裂成口子。 2.裂开的口子。
  • 借口[jiè kǒu]
      ①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不能借口快速施工而降低工程质量。②假托的理由:别拿忙做借口而放松学习。
  • 卖口[mài kǒu]
      1.掉唇弄舌,夸口。 2.犹卖唱。
  • 狭口[xiá kǒu]
      铁路辙叉翼轨之间的最狭窄的地方。如:狭口袋。 铁路辙叉翼轨之间的最狭窄的地方
  • 道口[dào kǒu]
      1.路口。 2.管道或洞穴的出口。 3.铁路与道路的平面交叉处。 铁路轨道、公路与另一条铁路轨道或公路的平面交叉
  • 舱口[cāng kǒu]
      1.能垂直进入船舱的门或格子盖。2.供出入舱室或贮藏室的船舱开口,特指船舶甲板之间的通道口。
  • 分口[fēn kǒu]
      1.谓河流或道路分出岔口。 2.谓一人同时口述不同内容的问题。
  • 蠡口[lí kǒu]
      镇名。在江苏省吴县北。相传因范蠡浮舟五湖经此而得名。
  • 改口[gǎi kǒu]
      ①改变自己原来说话的内容或语气:他发觉自己说错了,于是连忙改口。②改变称呼:叫惯了姐姐,如今要改口叫嫂子,真有点别扭。
  • 京口[jīng kǒu]
      古城名。在今江苏镇江市。公元209年,孙权把首府自吴(苏州)迁此,称为京城。公元211年迁治建业后,改称京口镇。东晋﹑南朝时称京口城。为古代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
  • 切口[qiē kǒu]
      1.书页裁切一边的空白处。
  • 关口[guān kǒu]
      ①来往必须经过的处所:把守关口。②关键地方;关头。
  • 香口[xiāng kǒu]
      美称女子的嘴。
  • 觃口[yàn kǒu]
      地名。在浙江省富阳县南。 地名,在浙江省
  • 报户口[bào hù kǒu]
      申请户籍。 申请户籍
  • 身口[shēn kǒu]
      1.身体和口腹。 2.引申指人口。
  • 羣口[qún kǒu]
      众人的议论。
  • 住口[zhù kǒu]
      停止说话;不要讲下去。 停止说话;不要讲下去你给我住口告诉他们,他厌烦他们的谈话,希望他们住口
  • 逆口[nì kǒu]
      味不适口。
  • 辙口[zhé kǒu]
      杂曲﹑戏曲﹑歌词所押的韵。 杂曲、戏曲、歌词所押的韵这段词儿换了辙口就容易唱了
  • 缺口[quē kǒu]
      1.缺嘴﹐缺唇。 2.物体上缺掉一块而形成的空隙。 3.指物质供应的空档。 4.缺陷。 5.突破口。 6.枪炮部件名。也称照门。瞄准装置的一部分。
  • 爽口[shuǎng kǒu]
      1.清爽可口。 2.伤败胃口。 3.犹爽气﹐干脆。 指食物味美,入口清爽拌黄瓜吃着爽口哈密瓜吃着真爽口
  • 南口[nán kǒu]
      1.古指南方边远地区被贩卖的人。 2.地名。在北京市昌平县西。地当居庸关南要隘,因此得名。后魏叫下口,北齐叫夏口,元时始称南口。《元史.札八儿火者传》所称铁木真令札八儿轻骑入南口,破金人,即此地。
  • 夸口[kuā kǒu]
      说大话:你别夸口,先做给大家看看。
  • 说不出口[shuō bù chū kǒu]
      不好意思说﹐难以开口。
  • 吴口[wú kǒu]
      指吴地的美女。古称男曰丁,女曰口。
  • 漱口[shù kǒu]
      1.亦作“潄口”。 2.含清水或其他液体洗荡口腔。 用一种液体漱口腔及喉咙的行为每天早晨用盐水漱口
  • 凡口[fán kǒu]
      凡庸人之口。
  • 诱口[yòu kǒu]
      拐骗人口。
  • 浦口[pǔ kǒu]
      小河入江之处。
  • 漫口[màn kǒu]
      被水冲溃的堤岸决口。
  • 瘏口[tú kǒu]
      犹苦口。不辞繁劳﹑反复恳切地说。语本《诗.豳风.鸱鸮》:“予口卒瘏。”原谓口舌劳累致病。
  • 戍口[shù kǒu]
      犹关口。
  • 料口[liào kǒu]
      斗嘴。
  • 樊口[fán kǒu]
      1.唐白居易有家妓樊素善歌。后因以“樊口”借指善歌者之歌喉。 2.地名。在湖北鄂城县西北。因当樊港入江之口,故名。
  • 砖口[zhuān kǒu]
      方言。冬天手脚上冻裂的口子。
  • 妄口[wàng kǒu]
      乱开口;信口。
  • 江口[jiāng kǒu]
      1.江水与他水会流处。 2.大黄江的别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东北。当相思江与浔江会合之口。
  • 贯口[guàn kǒu]
      指曲艺演员以很快的速度歌唱、背诵唱词或连续叙述许多事物。一般在不换气或不明显地换气的情况下进行。
  • 反口[fǎn kǒu]
      推翻原来说的话:话已说出,不能反口。
  • 带口[dài kǒu]
      犹顺口。
  • 巨口[jù kǒu]
      由于发育缺陷而导致口的宽度异常增大。 由于发育缺陷而导致口的宽度异常增大
  • 鬻口[yù kǒu]
      贩卖人口。
  • 声声口口[shēng shēng kǒu kǒu]
      口口声声。形容反复地陈说表白。
  • 椒口[jiāo kǒu]
      椒实外壳的裂缝。
  • 黔口[qián kǒu]
      黑口。
  • 削口[xuē kǒu]
      方言。谓桑叶抽发如指大。
  • 槽口[cáo kǒu]
      指牲畜的胃口,食欲。
  • 鹅口[é kǒu]
      即鹅口疮。
  • 弭口[mǐ kǒu]
      住口。
  • 悔口[huǐ kǒu]
      因翻悔而改口。
  • 炉口[lú kǒu]
      熔炉或火炉上进燃料的门或洞口。 熔炉或火炉上进燃料的门或洞口
  • 鱼口[yú kǒu]
      1.鱼的嘴。 2.中医指由软性下疳等病引起的腹股沟淋巴结炎,化脓后局部溃疡。因疮口随人体曲直而开合如鱼嘴,故名。 3.方言。鱼苗。
  • 渡口[dù kǒu]
      有船或筏子摆渡的地方。 有船摆渡的地方
  • 户口[hù kǒu]
      ①住户和人口,例如旧时称某一地有若干户,若干口。②户籍:报户口ㄧ迁户口。
  • 进水口[jìn shuǐ kǒu]
      水泵座底下的进水孔。 水泵座底下的进水孔
  • 狡口[jiǎo kǒu]
      巧诈之口。谓善辩。
  • 破口[pò kǒu]
      1.破洞,破窟窿。 2.争吵;用恶语大声叫骂。
  • 防口[fáng kǒu]
      谓制止人民批评。语出《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费口[fèi kǒu]
      1.口角;斗嘴。 2.耗费言词;多一番说话。
  • 业口[yè kǒu]
      谓贫嘴贱舌。
  • 单口[dān kǒu]
      也称“单档”。曲艺表演形式之一。由一个演员表演。如一人表演的相声称为“单口相声”,一人表演的评弹称“单档”等。 只有一个演员进行表演的曲艺表演形式,如单口相声
  • 枉口[wǎng kǒu]
      谓屈服改口。
  • 一口[yī kǒu]
      1.一人。 2.一人之口。 3.出语一致,异口同声。 4.犹一言。 5.指一口之量。 6.一孔。 7.表数量。犹言一具,一把。 8.表示说话不犹豫或不改口。 9.满口。
  • 清口[qīng kǒu]
      清爽可口;爽口。 清爽可口;爽口
  • 湓浦口[pén pǔ kǒu]
      湓水流至长江入口处。在江西省九江市西。
  • 藉口[jiè kǒu]
      1.借别人的话作为依据。《左传·成公二年》:“若苟有以藉口而復於寡君,君之惠也。”杜预 注:“藉,荐;復,白也。”孔颖达 疏:“言无物则空口以为报,少有所得则与口为藉,故曰藉口。”
  • 领口[lǐng kǒu]
      1.衣服上两肩之间套住脖子的孔及其边缘。 2.领子两头相合的地方。 3.方言。借指上衣。 衣服的开领处 这件毛衣领口太小
  • 刃口[rèn kǒu]
      刀剪等的刃儿;刀口。如:刃口锋利。
  • 龙口[lóng kǒu]
      1.指龙形香炉的出烟口。 2.五龙口之省称。山东省莱阳市东南有五龙山,五龙山有水道五,于山下合流入海。五龙口即此五条水道汇聚入海处。 3.大坝未合龙时的流水口。
  • 布囊其口[bù náng qí kǒu]
      用布蒙住他的口。囊,口袋。这里用作动词;堵住。 用布蒙住他的口。囊,口袋。这里用作动词;堵住
  • 越口[yuè kǒu]
      横越田塍或小路的流水沟。
  • 弓口[gōng kǒu]
      方言。步弓两足间的跨度。引申指土地面积。
  • 进口[jìn kǒu]
      ①(船只)驶进港口。②外国或外地区的货物运进来:进口货ㄧ进口成套设备。
  • 风口[fēng kǒu]
      山口、街口、巷口等有风的地方:身上出汗不要站在风口上。
  • 活口[huó kǒu]
      ①命案发生时在场而没有被杀死,可以提供线索或情况的人。②指可以提供情况的俘虏、罪犯等。
  • 心口[xīn kǒu]
      1.心与口。 2.心头,心。 3.胸口﹐胸膛。
  • 佞口[nìng kǒu]
      1.谗佞人之口。指谗言。 2.利口;巧嘴。
  • 角口[jiǎo kǒu]
      斗口;争吵。 斗嘴林黛玉与 宝玉角口后,也自后悔。——《红楼梦》
  • 笑口[xiào kǒu]
      指笑时口部形态﹐笑容。
  • 生意口[shēng yì kǒu]
      指以诓骗人成交为目的的油滑言辞。
  • 潖江口[pá jiāng kǒu]
      地名,在广东省境内。 地名,在广东省境内
  • 堵口[dǔ kǒu]
      1.堵住决口。2.碍口。如:这话她觉得堵口,不愿说。3.堵嘴。如:你别拿大话来堵口。
  • 搬口[bān kǒu]
      搬弄是非。 搬弄是非搬口弄舌;搬弄口舌;挑拨是非两个虞侯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水浒传》
  • 钳口[qián kǒu]
      1.闭口。 2.铁钳的口。
  • 彪口[biāo kǒu]
      比喻险恶之地。
  • 省口[shěng kǒu]
      谓不答话。
  • 让口[ràng kǒu]
      谓互相推让而不敢贸然开口。
  • 帮口[bāng kǒu]
      旧社会地方上或行业中借同乡或其他关系结合起来的小集团。 旧时各地方或行业中结起的帮派、集团
  • 不容口[bù róng kǒu]
      犹言不绝口。
  • 花口[huā kǒu]
      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 举口[jǔ kǒu]
      1.犹众口。 2.张口。
  • 汉口[hàn kǒu]
      地名。湖北省武汉市,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北岸的京广铁路线上,古称夏口。原属江夏县,地处水路交通枢纽,1949年与武昌、汉阳合并为武汉市。 地名。湖北省武汉市,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北岸的京广铁路线上,古称夏口。原属江夏县,地处水路交通枢纽,1949年与武昌、汉阳合并为武汉市
  • 贪口[tān kǒu]
      贪吃。
  • 随口[suí kǒu]
      谓不假思索﹐顺便说出。 没仔细考虑就说出不该随口承认他的见解
  • 金口[jīn kǒu]
      1.对他人之口或言语的敬称。 2.特指帝王之口或帝王之言。 3.佛教语。谓佛之口舌如金刚坚固不坏。
  • 进气口[jìn qì kǒu]
      空气管道或类似结构的开口,它利用飞机向前运动而搜集空气,引导到发动机或通风机里去。 空气管道或类似结构的开口,它利用飞机向前运动而搜集空气,引导到发动机或通风机里去
  • 措口[cuò kǒu]
      措词,开口。
  • 女口[nǚ kǒu]
      1.女人的话。 2.女俘;俘以为奴的女子。
  • 还口[huán kǒu]
      回嘴:骂不还口ㄧ他自知理亏,怎么说他也不还口。
  • 拗口[ào kǒu]
      咬字吐音别扭不顺:这个词儿念起来有点拗口。
  • 饰口[shì kǒu]
      谓说好听的话。
  • 灌口[guàn kǒu]
      1.见“灌口二郎”。 2.方言。给牲口灌药用的器具。
  • 蜚狐口[fēi hú kǒu]
      要隘名。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蔚县南。两崖峭立﹐仅通一道﹐古代为河北平原与北方边郡间的交通咽喉。楚汉相争时﹐郦食其说刘邦“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即此。”
  • 托口[tuō kǒu]
      借口。
  • 老两口[lǎo liǎng kǒu]
      老夫妻。
  • 赛口[sài kǒu]
      谓报答说合姻缘的功劳。
  • 壑口[hè kǒu]
      豁口,象山谷一样的缺口。
  • 沿口[yán kǒu]
      镶上边的鞋口。
  • 怯怜口[qiè lián kǒu]
      1.亦称“怯怜户”。 2.元代对堕民的称呼。
  • 悬口[xuán kǒu]
      犹出口,离口。
  • 刀口[dāo kǒu]
      1.指刀用来切削的一边。 2.喻关键处。 3.动手术或受刀伤留下的伤口。
  • 锁口[suǒ kǒu]
      1.以斜交或钩连的针线缝纫衣物或扣眼。 2.控制出入口。
  • 矢口[shǐ kǒu]
      出口;不改口:圣人矢口而成言|矢口否认。
  • 书口[shū kǒu]
      书籍上跟书脊相对的一边,线装书在这里标注书名、页数等。
  • 黄口[huáng kǒu]
      ①幼鸟的嘴。代指幼鸟: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②指儿童:古之伐国,不杀黄口。
  • 启口[qǐ kǒu]
      开口;张开嘴说话。 开口很难启口
  • 簧口[huáng kǒu]
      如簧之口。多借指谗言。
  • 刺口[cì kǒu]
      多言多语。
  • 杓口[sháo kǒu]
      指厨师的烹调技术或菜肴味道。
  • 到口[dào kǒu]
      吃﹐尝一尝。
  • 长星赤口[cháng xīng chì kǒu]
      指不吉利的日子。
  • 向口[xiàng kǒu]
      近口。沾唇;接触口。
  • 辟口[pì kǒu]
      谓将口侧向一边﹐不对准尊者﹐以免口气触及尊者。
  • 川口[chuān kǒu]
      河口。
  • 弇口[yǎn kǒu]
      小口。
  • 断口[duàn kǒu]
      矿物受外力后不依一定结晶方向破裂的断开面。不同的矿物断口的形状不同,可以利用来鉴定矿物的种类。
  • 白口[bái kǒu]
      1.信口;随口。 2.戏曲中的说白。 3.木刻书的一种板式﹐中央折缝处上下都白的称“白口”。
  • 食馔一口[shí zhuàn yī kǒu]
      北齐 彭城王 高浟 为政清廉的故事。浟 曾为 沧州 刺史,为政严察,部内肃然。天保 四年,征为侍中,离任时,人吏送别悲号。父老数百人相率具馔曰:“自殿下至来五载,人不识吏,吏不欺人,百姓有识已来,始逢今化。殿下唯饮此乡水,未食此乡食,聊献疏薄。”浟 重其意,为食一口。。事见《北齐书·彭城王浟传》。后遂用作典故,以“食饌一口”形容为政清廉。清 张岱《夜航船·政事·清廉》有“食饌一口”。
  • 峪口[yù kǒu]
      山谷或峡谷开始的地方。 山谷或峡谷开始的地方
  • 火山口[huǒ shān kǒu]
      地质学名词。为火山活动时,由地壳内部喷出高温物质到地面的出口处。常以喻极其危险的境地。
  • 决口[jué kǒu]
      (河堤)被水冲出缺口。 堤岸被水冲出缺口
  • 拑口[qián kǒu]
      因有所顾忌而闭口不言。
  • 略绰口[lüè chuò kǒu]
      大嘴巴。
  • 骗口[piàn kǒu]
      夸口。
  • 覎口[yàn kǒu]
      地名。在 浙江省 富阳县 南。《广韵·去梵》:“覎口,墟名。在 富春渚 上也。”
  • 伤口[shāng kǒu]
      受伤破裂的地方。多指人或其他动物的皮肤﹑肌肉﹑黏膜等而言。
  • 朱口[zhū kǒu]
      红唇。
  • 倒口[dǎo kǒu]
      改口。
  • 赶口[gǎn kǒu]
      方言。犹过瘾。
  • 绝口[jué kǒu]
      ①住口(只用在‘不’后):赞不绝口。②因回避而不开口:他绝口不提此事。
  • 讯口[xùn kǒu]
      信口。讯﹐通“信”。
  • 十字口[shí zì kǒu]
      见“十字路口”。
  • 噪口[zào kǒu]
      谓众口传诵。
  • 汛口[xùn kǒu]
      盘查来往船只的关口。
  • 饭口[fàn kǒu]
      (饭口儿)吃饭的当口儿:一到饭口时间,饭馆里顾客络绎不绝。
  • 赏口[shǎng kǒu]
      赏给奴仆。
  • 湓口[pén kǒu]
      古城名。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汉初灌婴始筑此城。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后改名湓城,唐初又改浔阳。为沿江镇守要地。
  • 雨水口[yǔ shuǐ kǒu]
      道路两侧宣泄雨水的豁口﹐直通下水道﹐用铁箅子覆盖着。
  • 满口[mǎn kǒu]
      1.犹言一口,口口声声。 2.整个口腔。
  • 从理入口[cóng lǐ rù kǒu]
      古时相士认为鼻侧口旁有纵理纹达口角者,主饿死。
  • 苦口[kǔ kǒu]
      ①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苦口相劝ㄧ苦口婆心。②引起苦的味觉:良药苦口利于病。
  • 捷口[jié kǒu]
      利口,能言善辩。
  • 敏口[mǐn kǒu]
      好口才。
  • 注口[zhù kǒu]
      指妇女涂了口脂的嘴。
  • 三江口[sān jiāng kǒu]
      1.指江苏省吴江县北,吴淞江﹑娄江﹑东江分流处。 2.指湖南省岳阳县北,洞庭湖水入长江处。 3.指湖北省汉口西。 4.指浙江的曹娥江﹑钱清江﹑浙江三水于海口汇合处。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四.会稽县》。 5.指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之南盘江﹑多衣江﹑九龙河交汇处。
  • 归口[guī kǒu]
      ①按性质分类划归有关部门:归口管理。②指回到原来所从事的行业或专业:他下放到农村十年,归口以后感到专业荒疏了许多。
  • 接口[jiē kǒu]
      计算机中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部分。泛指两个计算机系统或两种部件之间的连接设备。不同的设备要求不同功能的接口。
  • 上口[shàng kǒu]
      通道的上部,即入口处。
  • 撑口[chēng kǒu]
      指田地。
  • 谤口[bàng kǒu]
      毁谤人的嘴。
  • 忍口[rěn kǒu]
      抑制食欲。
  • 箝口[qián kǒu]
      闭口。谓不言或不敢言。
  • 荡口[dàng kǒu]
      徒劳口舌。意谓空言。
  • 夏口[xià kǒu]
      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
  • 谩天口[mán tiān kǒu]
      说谎的嘴。
  • 侈口[chǐ kǒu]
      1.大口。 2.饶舌,多嘴。 3.夸口;大言。
  • 守口[shǒu kǒu]
      1.闭口不言。 2.把守关口。
  • 渣口[zhā kǒu]
      1.高炉(或鼓风炉)上能使熔融炉渣流出的一个开口,位于熔融金属排放口上。2.冶金炉背后的排渣孔。
  • 马口[mǎ kǒu]
      1.马的嘴。 2.骨相用语。指人的嘴像马的嘴,是帝王圣贤的特征之一。 3.方言。指尿道口。
  • 轧口[zhá kǒu]
      指轧钢机上轧辊的两个辊子之间形成一定形状的缝口或孔口。钢坯经由轧口中通过,就轧成钢材。
  • 袖口[xiù kǒu]
      袖子的边缘。 袖子的边缘
  • 岔口[chà kǒu]
      道路分岔的地方。 道路的分岔处
  • 喜峯口[xǐ fēng kǒu]
      地名。在河北省迁西县。明代为蓟北重地,曾设兵驻守。向为长城内外交通要冲之一。原名喜逢口,相传古有久戍不归者,其父求之,喜逢于此,故名。明永乐间改今名。
  • 迭口[dié kǒu]
      谓连声。
  • 版口[bǎn kǒu]
      木板书书框的中缝。也叫版心或页心。 线装书的折口部分,多印书名或卷名等内容。有“黑口”与“白口”之分
  • 戒口[jiè kǒu]
      慎言。
  • 絶口[jué kǒu]
      1.闭口;住口。
  • 话口[huà kǒu]
      方言。口气﹔口风。
  • 统口[tǒng kǒu]
      改口。一般用于答应改变原来的主张。
  • 毛口[máo kǒu]
      金属切削(如钻,车削或冲切等)或成形时产生的粗糙薄边或面,如铸模合缝,铸件在模型接口处的披缝。 金属切削(如钻,车削或冲切等)或成形时产生的粗糙薄边或面,如铸模合缝,铸件在模型接口处的披缝
  • 张口[zhāng kǒu]
      1.张开嘴巴。常指进食﹑说话等。 2.惊愕不能言说状。
  • 门口[mén kǒu]
      1.门跟前;门的出入口。 2.借指看门的仆役。 3.比喻关口﹑关头。
  • 丁口[dīng kǒu]
      人口:国家丁口连四海|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 走西口[zǒu xī kǒu]
      二人台传统剧目。叙清末山西遭灾,佃农太春被迫远走西口外谋生。剧本描写他与新婚不久的妻子告别的情景。
  • 合口[hé kǒu]
      适合口味:咸淡合口丨味道合口。
  • 黑口[hēi kǒu]
      线装书书口的一种格式,版口中心上下端所刻的线条,粗阔的叫大黑口,细狭的叫小黑口(区别于‘白口’)。
  • 封口[fēng kǒu]
      (封口儿)①封闭张开的地方(伤口、瓶口、信封口等):这封信还没封口ㄧ腿上的伤已经封口了。②闭口不谈;把话说死不再改变:他没封口,还可以商量 ㄧ人家已经封了口,没法儿再谈了。
  • 负口[fù kǒu]
      谓饮食差,有负于口。
  • 巷口[xiàng kǒu]
      1.里巷的出入口。 2.犹巷议。
  • 碍口[ài kǒu]
      怕难为情或碍于情面而不便说出:求人的事,说出来真有点儿碍口。
  • 窰口[yáo kǒu]
      亦作“窑口”。 贩运鸦片的机构。《黑籍冤魂》第四回:“﹝鸦片贩子﹞又勾结内地奸民,为之传送,使窰口为之包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今拟沿海奸徒,开设窰口,勾引外夷,潜买鸦片烟土,入口囤积,发卖图利,一经审实,首犯拟斩立决。”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三节:“查夷船载运烟土,至 广东 黄埔、老万山 二处停泊,内地奸商分设窑口接运。”
  • 急口[jí kǒu]
      急忙开口。
  • 世口[shì kǒu]
      局面,情况。
  • 垛口[duǒ kǒu]
      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短墙。另见duòkǒu。 女墙的凹形口;城朵上的远望孔
  • 赤口[chì kǒu]
      1.谓谗毁者之口。 2.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 3.见“赤口日”。
  • 胸口[xiōng kǒu]
      指胸骨下端周围的部分。 指胸骨下端附近
  • 转口[zhuǎn kǒu]
      1.转换口气。 2.商品经过一个港口运到另一个港口或通过一个国家运到另一个国家。
  • 见口[jiàn kǒu]
      现有人口。
  • 腾口[téng kǒu]
      1.同“滕口”。 2.张口放言。
  • 好口[hǎo kǒu]
      犹嘴硬。
  • 甚口[shèn kǒu]
      大口。《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有君子,白晰,鬒须眉,甚口。”孔颖达疏:“甚口,大口也。”一说谓很有口才。林尧叟注:“甚口,甚有口辩。”沈钦韩补注:“甚口,言其善骂。”
  • 三岔路口[sān chà lù kǒu]
      三条方向不同的路交叉之处。 三条方向不同的路交叉之处
  • 弄口[lòng kǒu]
      1.谓拨弄口唇。如剔牙之类。 2.搬弄口舌。 3.玩弄言辞﹐巧辩。
  • 发射窗口[fā shè chuāng kǒu]
      又称“发射时机”。允许发射宇宙飞行器的时间范围。根据外界条件和宇航任务确定。
  • 禁口[jìn kǒu]
      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禁忌吃不相宜的食物。
  • 开亮口[kāi liàng kǒu]
      方言。谓天刚明时。
  • 松口[sōng kǒu]
      1.将咬住的东西放开。 2.不再坚持原来的意见。
  • 不倒口[bù dǎo kǒu]
      不改口。犹言说一不二。
  • 街口[jiē kǒu]
      街道的交叉口。
  • 炮口[pào kǒu]
      大炮的射出口。 大炮的射出口
  • 哆口[duō kǒu]
      张口。
  • 痛口[tòng kǒu]
      犹极口。口不停声貌。
  • 通口[tōng kǒu]
      犹允诺。
  • 水口[shuǐ kǒu]
      1.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 2.水上的关口要寨。 3.衣袖。
  • 溢口[yì kǒu]
      满口。
  • 慎口[shèn kǒu]
      谨慎于言辞。
  • 失口[shī kǒu]
      因不注意而说出不适当或不应说的话:一时失口|失口乱言。
  • 错口[cuò kǒu]
      开口﹐说话。
  • 西口[xī kǒu]
      1.指山西省长城诸口。以别于“北口”。 2.张家口的别称。
  • 腔口[qiāng kǒu]
      1.调子﹐音调。 2.口音﹑腔调。 〈方〉∶腔调
  • 垭口[yā kǒu]
      方言。狭窄的山口。多为进山通道必经之处。 〈方〉∶狭窄的山口
  • 咍口[hāi kǒu]
      笑口。
  • 回口[huí kǒu]
      〈方〉回嘴。 〈方〉∶还嘴,回复别人问话或责怪
  • 血口[xuè kǒu]
      1.血盆大口。形容凶相。 2.带血的伤口。 野兽因吃生肉而沾满动物血的嘴
  • 陪口[péi kǒu]
      道歉﹐赔罪。陪﹐用同“赔”。
  • 油口[yóu kǒu]
      古油水流入长江处,在今湖北省公安县北。
  • 市口[shì kǒu]
      1.市镇或市集的出入处,亦泛指人较多的街头。 2.市面。指销路。
  • 结口[jié kǒu]
      犹缄口。闭口不言。
  • 折口[shé kǒu]
      闭口。
  • 论口[lùn kǒu]
      斗嘴﹔争吵。
  • 筻口[gàng kǒu]
      地名。在湖南省岳阳县。 地名。在湖南省岳阳县
  • 纵口[zòng kǒu]
      犹随口;信口。
  • 利口[lì kǒu]
      ①能说会道的嘴:一张利口。也说利嘴。②〈方〉爽口:这几道凉菜,吃起来真利口。
  • 喷口[pēn kǒu]
      (液体﹑气体﹑粉粒状物体等)喷出的地方。
  • 味口[wèi kǒu]
      1.犹胃口。指食欲。 2.比喻对事物的爱好。
  • 滕口[téng kǒu]
      张口放言。
  • 钥口[yuè kǒu]
      锁口;缄默。
  • 岔路口[chà lù kǒu]
      道路分岔的地方。
  • 放焰口[fàng yàn kǒu]
      佛教谓为地狱中饿鬼举行超度佛事称“放焰口”。焰口,饿鬼名。 旧指人死后请和尚做佛事,和尚向口吐 火焰的饿鬼施食,以使亡灵不受伤害
  • 窨口[yìn kǒu]
      闭嘴。
  • 假口[jiǎ kǒu]
      1.借口,托辞。 2.假托;假冒。
  • 吃口[chī kǒu]
      1.犹吃的。 2.(吃饭的)人口。
  • 极口[jí kǒu]
      在言谈中极力(称道、赞扬或抨击、抗辩等):极口称扬ㄧ极口诋毁。
  • 说海口[shuō hǎi kǒu]
      夸口。
  • 卡口[qiǎ kǒu]
      1.有防守和检查设施的出入口。 2.用卡﹑夹的方式连接或固定另一物体的构件。
  • 家口[jiā kǒu]
      家里人;家中人口:家口不多ㄧ养活家口。
  • 揜口[yǎn kǒu]
      以手捂口。笑而不便出声的一种动作。
  • 养口[yǎng kǒu]
      谓供给口腹的需要。
  • 变口[biàn kǒu]
      北方曲艺表演中称运用各地方言为变口。
  • 下口[xià kǒu]
      指江河下游出口处。
  • 推口[tuī kǒu]
      方言。推诿;推托。
  • 刚口[gāng kǒu]
      谓言谈锋利动听。
  • 吟口[yín kǒu]
      谓说话含混不清。
  • 闸口[zhá kǒu]
      闸门开时水流通过的孔道。 闸门处的水流通道
  • 兽口[shòu kǒu]
      1.虎口。喻危境。因避讳而改。 2.兽形香炉出烟之口。
  • 羞口[xiū kǒu]
      不好意思开口。
  • 大口[dà kǒu]
      1.嘴大。 2.大话。 3.户口中的成年人。
  • 缄口[jiān kǒu]
      〈书〉闭着嘴(不说话):缄口不语。
  • 设焰口[shè yàn kǒu]
      即放焰口。佛教谓和尚作佛事向地狱中的饿鬼施食。
  • 躯口[qū kǒu]
      金元时以被俘的汉人为奴,称“躯口”。亦简称“躯”。躯,通“驱”。
  • 辩口[biàn kǒu]
      1.谓善于辞令﹐能言善辩。 2.指能言善辩的口才。
  • 唱口[chàng kǒu]
      1.指歌唱者。 2.歌唱。 3.指杂剧。
  • 收口[shōu kǒu]
      1.谓伤口愈合。 2.把编织物的开口处结起来。
  • 磬口[qìng kǒu]
      见“磬口梅”。
  • 开口[kāi kǒu]
      ①张开嘴说话:没等我开口,他就抢先替我说了。②开刃儿。
  • 和口[hé kǒu]
      适口;可口。
  • 默口[mò kǒu]
      缄口不言。
  • 罗口[luó kǒu]
      针织品的袖口﹑袜口等能够伸缩的部分。 针织衣服可伸缩的袖口、裤口
  • 瓶口[píng kǒu]
      瓶子的开口端或颈部;喻拥挤阻塞的交通点。 瓶子的开口端或颈部;喻拥挤阻塞的交通点
  • 岔道口[chà dào kǒu]
      岔路口。
  • 诿口[wěi kǒu]
      推委﹐借口。
  • 过口[guò kǒu]
      1.经过口中。泛指食用。 2.犹下酒,下饭。 下酒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水浒传》
  • 井口[jǐng kǒu]
      井的上顶上端装卸平台煤矿的入口和最接近的地区(例如地面井口罐笼装卸台或出车台等)。
  • 声口[shēng kǒu]
      1.口音﹐方音。 2.犹口气。 3.指诗歌或歌曲的音韵格调。 4.犹风言风语。 5.指言语。 6.指(说话的)声音。

口[kǒu]字在中间的词语

  • 鹅口疮[é kǒu chuāng]
      病名。患者多为幼儿,病原体是鹅口疮菌,症状是口腔粘膜发红并形成白膜。
  • 碍口饰羞[ài kǒu shì xiū]
      因为怕羞而说不出口。
  • 出口税[chū kǒu shuì]
      国家对于出口货物所征的税。
  • 争口气[zhēng kǒu qì]
      见“争一口气”。
  • 说口嘴[shuō kǒu zuǐ]
      谓调解纠纷。
  • 进口货[jìn kǒu huò]
      指从外国运进来的货物。亦泛指外来的事物。 从外地、外国进口的物品主要进口货为机器和车辆
  • 磬口梅[qìng kǒu méi]
      腊梅品种之一。
  • 折口福[shé kǒu fú]
      折损福分。
  • 两口子[liǎng kǒu zi]
      指夫妻俩:两口子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 百口桥[bǎi kǒu qiáo]
      桥名。宋顾训之五代同居于此桥左近﹐故名。
  • 子口税[zǐ kǒu shuì]
      旧中国海关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凡进口洋货运销中国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在口岸海关完纳值百抽五的进口税或出口税外,另缴2.5%的子口税,以代替沿途所经各内地关﹑卡应征的税﹑捐和厘金。这种代替内地关﹑卡应征的各种捐税称“子口税”。子口税的开征,始于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的规定,其目的为便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内地倾销洋货和掠夺原料。1931年,子口税与厘金同时废止。
  • 两口儿[liǎng kǒur]
      两口子:小两口儿ㄧ老两口儿。
  • 一门口子[yī mén kǒu zi]
      犹言满门前。
  • 惹口舌[rě kǒu shé]
      引起口角是非。
  • 开口销[kāi kǒu xiāo]
      销子的一种。呈形,穿入螺栓轴等的孔中后,将穿出的部分向两侧叉开,用来固定螺栓或使轴上的轮子不至脱落。
  • 檐口天沟[yán kǒu tiān gōu]
      即檐沟。详“檐沟”。
  • 老口儿[lǎo kǒu er]
      指老年夫妻。
  • 张口货[zhāng kǒu huò]
      指只会吃东西而不能干活者。
  • 丁口钱[dīng kǒu qián]
      见“丁钱”。
  • 讨口牙[tǎo kǒu yá]
      吵嘴﹐惹口舌。
  • 户口簿[hù kǒu bù]
      记载住户成员的姓名、籍贯、年龄、职业等内容的册子。也说户口本儿。 登记住户人员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等内容的薄册
  • 可口可乐[kě kǒu kě lè]
      一种汽水的商标名。这是一种碳酸气化的软饮料,加入古柯树叶和苏丹可乐果的提取物、蔗糖、糖色、酸和芳香物质,作为加香调味之用。 一种汽水的商标名。这是一种碳酸气化的软饮料,加入古柯树叶和苏丹可乐果的提取物、蔗糖、糖色、酸和芳香物质,作为加香调味之用
  • 闭口韵[bì kǒu yùn]
      拿双唇音m或b收尾的韵母。
  • 缠口汤[chán kǒu tāng]
      茶汤名。
  • 引口醪[yǐn kǒu láo]
      易入口的美酒。
  • 无口匏[wú kǒu páo]
      没口葫芦。宋贤相李沆素寡言,时称之“无口匏”。
  • 讨口子[tǎo kǒu zi]
      乞丐。
  • 谷口隐[gǔ kǒu yǐn]
      同“谷口耕”。
  • 鹅口白疮[é kǒu bái chuāng]
      即鹅口疮。
  • 进口词[jìn kǒu cí]
      外来词。
  • 洛口仓[luò kǒu cāng]
      古粮仓名。又名兴洛仓。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筑。故址在今河南省巩县东南。因地处旧洛水入黄河处而得名。周围二十余里,穿窖三千,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瓦岗农民起义军攻克此仓,并增筑洛口城,周围四十里。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复置洛口仓于此。
  • 马口鱼[mǎ kǒu yú]
      一种生活的溪流中的小型鱼类。体延长,侧扁,银灰带红色﹐具蓝色横纹。口大,上下颌边缘凹凸。雄鱼臀鳍鳍条延长,生殖季节色泽鲜艳。
  • 勺口儿[sháo kǒu er]
      厨师烹调出的食物的滋味可口性。如:那位师傅的勺口儿真不错。 厨师烹调出的食物的滋味可口性那位师傅的勺口儿真不错
  • 壶口瀑布[hú kǒu pù bù]
      在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的黄河中。两岸高山狭窄,黄水奔流至此,直泻深沟,浪花飞溅,声如雷鸣。瀑布宽约30米,十分壮观。附近还有龙门胜景,景色优美。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路在口边[lù zài kǒu biān]
      谓道路是可以问到的。
  • 单口相声[dān kǒu xiàng sheng]
      只有一个人表演的相声。 曲艺名词。又叫单活、单春、单笑话。相声形式之一,指由一个演员单独对观众讲笑话,节目长短不一,有讲二三十分钟的“小笑话”,也有数日连讲的“大笑话”
  • 对口词[duì kǒu cí]
      曲艺的一种,由两个人对口朗诵唱词,结合动作表演,一般不用乐器伴奏。 一种曲艺形式,由两人表演,一说一对。具有朗诵诗的一些特点:语速较快,衔接紧密,情绪激昂,配以大幅度的动作表演
  • 探口气[tàn kǒu qi]
      设法引出某人的话,探听他对某人某事的态度和看法。 设法引出某人的话,探听他对某人某事的态度和看法
  • 一口价[yī kǒu jià]
      犹言不二价。
  • 开口椒[kāi kǒu jiāo]
      唐朝监察御史的俗称。
  • 多口相声[duō kǒu xiàng sheng]
      由几个人表演的相声。参看〖相声〗。 几个人一起表演的相声。参看“相声”
  • 上口字[shàng kǒu zì]
      京剧中指按照传统念法念的字,某些字跟北京音略有区别,如‘尖﹑千﹑先’念ziān﹑ciān﹑siān,不念jiān﹑qiān﹑xiān;脸念jiǎn,不念liǎn;‘哥﹑可﹑何’念guō﹑kuǒ﹑huó,不念gē﹑kě﹑hé。
  • 进口段[jìn kǒu duàn]
      离心式鼓风机或压气机将空气供入叶轮轴向区的那一部位。 离心式鼓风机或压气机将空气供入叶轮轴向区的那一部位
  • 开口子[kāi kǒu zi]
      ①指堤岸被河水冲破。②指在某方面破例或放松限制:这样照顾,向无先例,我不能开这个口子。
  • 倒口子[dǎo kǒu zi]
      指江河决口。
  • 红口白舌[hóng kǒu bái shé]
      同“赤口白舌”。
  • 撮口呼[cuō kǒu hū]
      音韵学上四呼之一。
  • 前口儿[qián kǒu er]
      马嚼子。
  • 流口水[liú kǒu shuǐ]
      1.任唾液或某些其它东西从嘴里流出。如:大多数婴儿四个月左右时开始流口水。2.因想吃东西而分泌唾液。如:三个饥饿的人…想起鲜肉块就流出口水。3.淌口水或滴口水。
  • 一口钟[yī kǒu zhōng]
      一种披在身上没有袖子的外衣,因形状像钟(古代乐器),故称:不知从哪里拖到一件又破又旧的一口钟,围在身上,拥抱而卧。
  • 开口笑[kāi kǒu xiào]
      1.欢乐貌。语出《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瘐)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2.一种油炸面食。其中部开裂﹐如开口而笑﹐故名。
  • 吹口哨[chuī kǒu shào]
      撮口吹气发声有如哨音,谓之吹口哨。
  • 对口疮[duì kǒu chuāng]
      见“对口”。 在颈的后部,跟口相对的疮
  • 若口引[ruò kǒu yǐn]
      复姓。
  • 针口结舌[zhēn kǒu jié shé]
      钳口结舌﹐缄默不语。
  • 噙口钱[qín kǒu qián]
      旧时放在死者口中的铜钱。
  • 对口径[duì kǒu jìng]
      口径:器物圆口的直径。比喻是否合乎要求的规格、情况等。 口径:器物圆口的直径。比喻是否合乎要求的规格、情况等
  • 谷口子真[gǔ kǒu zi zhēn]
      同“谷口真”。
  • 淌口水[tǎng kǒu shuǐ]
      从嘴里滴下或流出口水。 从嘴里滴下或流出口水
  • 五口通商[wǔ kǒu tōng shāng]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通称五口通商。它开创了帝国主义强迫中国开港的先例,中国主权遭到严重损害。
  • 害口碜[hài kǒu chěn]
      感到牙碜。比喻因怕言语粗鄙而说不出口来。
  • 簧口利舌[huáng kǒu lì shé]
      形容善于言辞。多含贬义。
  • 对口快板[duì kǒu kuài bǎn]
      由两个人对口表演的快板。
  • 人口密度[rén kǒu mì dù]
      每平方千米土地上平均居住的人口数。世界可分为人口高密度区、低密度区及中密度区。欧洲(除俄罗斯外)、亚洲和加勒比地区属人口高密度区。
  • 开口货[kāi kǒu huò]
      方言。指小孩。
  • 人口税[rén kǒu shuì]
      以人作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税。详“人头税”。
  • 造口业[zào kǒu yè]
      1.亦作“造口孽”。 2.佛教称犯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等罪孽。
  • 通商口岸[tōng shāng kǒu àn]
      以前作为互不往来的总政策的例外而开放,根据条约与其他国家进行商业交往的中国、日本和朝鲜的海港、河流港口和内陆城市。 以前作为互不往来的总政策的例外而开放,根据条约与其他国家进行商业交往的中国、日本和朝鲜的海港、河流港口和内陆城市
  • 众口籍籍[zhòng kǒu jí jí]
      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籍籍﹐纷乱貌。
  • 无口诗令[wú kǒu shī lìng]
      酒令之一格。清俞敦培《酒令丛钞.雅令》:“各诵古人五七言絶句,通首不得有口字偏旁,误则一口罚一杯;‘袅袅城边柳’﹑‘爆竹声中一岁除’﹑‘锦城丝管日纷纷’。”
  • 牲口棚[shēng kǒu péng]
      喂养家畜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如马厩、牛棚。如:马厩在大牲口棚里,牛栏则分开在另外一个地方。喂养家畜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如马厩、牛棚马厩在大牲口棚里,牛栏则分开在另外一个地方
  • 岗口儿甜[gàng kǒur tián]
      〈方〉形容极甜:哈密瓜岗口儿甜。
  • 人口迁移[rén kǒu qiān yí]
      人口迁居到另一地点已达一定时间而改变了永久居住地的现象。人口迁移的形式为移民。人口迁移按范围大小一般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大类。
  • 火口湖[huǒ kǒu hú]
      火山口洼地中积水而成的湖。
  • 进口税[jìn kǒu shuì]
      指对进口货物所征收的税。
  • 入口处[rù kǒu chù]
      人、物进入的地方。如:车站的入口处有两个女的检票。如:在桥的入口处竖立着两根柱子。
  • 拗口风[ào kǒu fēng]
      受气吃亏而不能置辩。
  • 谷口耕[gǔ kǒu gēng]
      典出汉扬雄《法言.问神》:“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耕”指隐居生活。
  • 打口哨[dǎ kǒu shào]
      吹口哨。 吹口哨
  • 露口信[lù kǒu xìn]
      不封口或封口后剪去信封一角的信函。
  • 项发口纵[xiàng fā kǒu zòng]
      形容良马善解人意。
  • 开口饭[kāi kǒu fàn]
      旧时把以表演戏曲、曲艺等为职业叫做吃开口饭。
  • 争一口气[zhēng yī kǒu qì]
      谓发愤向上,有所作为,给亲朋或自己增添光彩。
  • 敞口船[chǎng kǒu chuán]
      指没有篷子的船。
  • 马口柴[mǎ kǒu chái]
      明代宫中膳房所用之柴,其柴四尺许,两端刻两口,以绳缚之,故称。
  • 户口册[hù kǒu cè]
      1.亦作“户口簿”。 2.记载住户人口(户主和成员)﹑姓名﹑籍贯﹑年龄﹑职业等内容的簿册。
  • 拣口儿[jiǎn kǒu er]
      挑选可口的食物。
  • 套口供[tào kǒu gòng]
      设圈套让被怀疑者承认所犯罪行。 设圈套让被怀疑者承认所犯罪行
  • 手口之泽[shǒu kǒu zhī zé]
      谓父母手汗﹑口液的润迹。语出《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
  • 苦口师[kǔ kǒu shī]
      指茶。
  • 惹口面[rě kǒu miàn]
      犹惹是非。
  • 衆口如一[zhòng kǒu rú yī]
      同“眾口一辞”。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於外,则众口如一。”
  • 维口食[wéi kǒu shí]
      佛教所反对的“邪命自活”的方式之一。指用种种咒术﹑卜算吉凶等方法以维持生活。《大智度论》卷三载:以树艺自活为下口食以,观视天象自活为上口食,以曲媚豪利﹑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为方口食,学种种咒术﹑卜算吉凶自活为维口食。统谓之四邪命食。
  • 狭口袋[xiá kǒu dài]
      为一种纸牌赌博用的有伸缩性的口袋,袋口很小;每次可挤出一个带有号码的小球。 为一种纸牌赌博用的有伸缩性的口袋,袋口很小;每次可挤出一个带有号码的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