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新华字典>铃组词

铃相关字典

铃[lí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叮铃[dīng líng]
      形容铃声或金属物体敲击声。
  • 棉铃[mián líng]
      棉花的果实,初长时形状像铃,故称棉铃。
  • 扯铃[chě líng]
      传统杂技节目。即抖空竹。参见“抖空竹”。
  • 预备铃[yù bèi líng]
      上课铃前二三分钟的一次铃声,表示即将上课,要师生做好准备工作。
  • 雨铃[yǔ líng]
      谓雨中闻铃声。
  • 火铃[huǒ líng]
      1.道士所用的法器。
  • 淋铃[lín líng]
      1.指雨声。 2.即《雨霖铃》。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
  • 转铃[zhuǎn líng]
      通过按手带动铃盖转动而发出响声的自行车车铃。 通过按手带动铃盖转动而发出响声的自行车车铃
  • 警铃[jǐng líng]
      1.报警用的铃﹔亦指报警的铃声。 2.法庭上用以警众的铃。 用于报警的电铃
  • 雨淋铃[yǔ lín líng]
      见“雨霖铃”。
  • 讼铃[sòng líng]
      旧时为了表示愿意听取人民的冤情﹐悬于官府大门外﹐让上诉者敲击的铃。
  • 百子铃[bǎi zǐ líng]
      古代车上所系的一种成串的铃。
  • 曼陀铃[màn tuó líng]
      即曼陀林。参见“曼陀林”。
  • 花铃[huā líng]
      指用以惊吓鸟雀的护花铃。
  • 銮铃[luán líng]
      人君所乘车之铃。 古时皇帝车上的仪铃
  • 鸾铃[luán líng]
      1.车铃的一种。 2.系在马身上的响铃。
  • 车铃[chē líng]
      安装在自行车、人力车等上面的铃。
  • 风铃[fēng líng]
      佛殿、宝塔等檐下悬挂的铃,风吹时摇动发出声音。
  • 说铃[shuō líng]
      指琐屑的言论。
  • 盘铃[pán líng]
      乐器名。
  • 一串铃[yī chuàn líng]
      明代一种役银的上解办法。要点是统一征收,分项上解。
  • 门铃[mén líng]
      安装在门里边的铃铛或电铃,门外的人可在门上拉铃或按电钮唤人开门。
  • 檐铃[yán líng]
      即檐马。
  • 九子铃[jiǔ zǐ líng]
      古代宫殿﹑寺观风檐前或帷帐上挂的装饰铃,用金玉等材料制成。
  • 钉铃[dīng líng]
      象声词。马行时佩铃的声音。
  • 霖铃[lín líng]
      喻指凄苦离愁之声。
  • 提铃[tí líng]
      古时从傍晩至拂晓定时摇铃,以示太平无事。
  • 兜铃[dōu líng]
      见“兜零”。
  • 电铃[diàn líng]
      利用电磁铁特性通电后使铃发出音响信号的装置。
  • 盗铃[dào líng]
      见“盗铃掩耳”。
  • 护铃[hù líng]
      见“护花铃”。
  • 蜂铃[fēng líng]
      菊花名。
  • 蕾铃[lěi líng]
      棉花的花蕾和棉铃。
  • 解铃[jiě líng]
      比喻解决纠纷﹑困难。
  • 捞铃[lāo líng]
      见“捞菱”。
  • 哑铃[yǎ líng]
      体操器械。用木头或铁制成,两头呈球形,中间较细,以便手握,因其形似铃而无声,故名。 短柄的两端各有一个同样大小的圆球的器械,常是用一对做体操活动,锻炼身体
  • 合欢铃[hé huān líng]
      古代婚礼中所用的铃。取其音声和谐以象征夫妇和睦。参阅《通典.礼十八》引汉郑众《婚礼谒文赞》。
  • 驼铃[tuó líng]
      系挂于骆驼颈下的铃铛,随骆驼的行动而作响。
  • 鸣铃[míng líng]
      1.振铃使发声。 2.指鹁鸽铃。
  • 和铃[hé líng]
      古代车铃。和在轼前,铃在旗上。
  • 语铃[yǔ líng]
      挂在塔檐上的风铃﹐风吹后能丁当作响﹐故称。
  • 劫初铃[jié chū líng]
      佛教传说成劫之初善顺菩萨所拾之阎浮金铃。

铃[líng]字在中间的词语

  • 棉铃虫[mián líng chóng]
      棉花的主要害虫。雌蛾褐色或黄褐色,雄蛾灰褐色。前翅有两个暗褐斑纹,后翅灰黄,边缘有一黑色宽带。幼虫身体细长,一般为绿色或褐色,有斑纹。蛹赤褐色。幼虫钻入棉花蕾铃中为害,也危害茄类﹑禾谷类等多种作物。
  • 马铃薯[mǎ líng shǔ]
      1.一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小叶有柄,卵圆形,花白色或蓝紫色。地下块茎肥大,可以吃。
  • 含铃子[hán líng zǐ]
      楝实的别称。
  • 马铃瓜[mǎ líng guā]
      西瓜之一种。
  • 悬铃木[xuán líng mù]
      双子叶植物,悬铃木科。落叶大乔木,高达35米。树干较直,枝条展开,树冠宽广。叶五角形。坚果像圆铃,常两个生于一长柄上,故又称“二球悬铃木”。同属另有三球悬铃木和一球悬铃木,都是优良的行道树。

铃[líng]字的成语

  • 摇铃打鼓[yáo líng dǎ gǔ]
      比喻张扬,闹得大家都知道。
  • 解铃系铃[jiě líng xì líng]
      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比喻由引起问题或麻烦的人去解决问题或麻烦
  • 扬铃打鼓[yáng líng dǎ gǔ]
      比喻大声张扬。
  •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比喻欺骗不了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今若宿驿,正犹掩耳盗铃也。——明. 赵弼《钟离叟妪传》

铃[lí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铃阁[líng gé]
      1.亦作“铃合”。 2.指翰林院以及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
  • 铃语[líng yǔ]
      檐铃的声音。语本《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又能听铃音以言吉凶﹐莫不悬验。”
  • 铃子[líng zǐ]
      1.铃铛。 2.铃子香的花。
  • 铃下[líng xià]
      1.指侍卫﹑门卒或仆役。 2.太守的敬称。
  • 铃毦[líng ěr]
      1.亦作“铃眊”。 2.一种毛羽结成的织物﹐四周缀铃。
  • 铃绦[líng tāo]
      即铃索。
  • 铃斋[líng zhāi]
      古代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
  • 铃柝[líng tuò]
      1.巡逻﹑报警用的铜铃﹑木梆等响器。 2.借指巡逻﹑警卫。 3.摇铃击柝。 4.犹号令﹑纪律。
  • 铃轩[líng xuān]
      即铃阁。
  • 铃架[líng jià]
      唐代兵营的戒严﹑报警设施。其法是﹕在围在营房四周的木架上挂铃﹐当敌人接触它时会发出响声﹐以便禁戒﹑迎战。
  • 铃马[líng mǎ]
      系有铃铛的马匹。
  • 铃眊[líng mào]
      见“铃毦”。
  • 铃子香[líng zǐ xiāng]
      1.亦称“铃铃香”。 2.古称兰蕙。唇形科宿根草本植物。秋天叶腋间开花﹐淡红紫色﹐有香气。
  • 铃铛心[líng dāng xīn]
      比喻易受外界影响摇摆不定的态度。
  • 铃合[líng hé]
      见“铃阁”。
  • 铃镊[líng niè]
      缀有垂饰的风铃﹑鸾铃。
  • 铃箭[líng jiàn]
      响箭。
  • 铃钹[líng bó]
      即碰铃。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形似小碗﹐两个为一副﹐左右手各持一个﹐相碰发音。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歌舞的伴奏。